七、清理鱼塘



上午姜川先是骑着摩托车到镇上买了些酒、肉食、和蔬菜。今天清理鱼塘又要麻烦大哥帮忙,这酒菜要先准备好。回到家姜川先把东西放进冰箱里,然后就出门去找许哲。

许哲这会一个人在家,许建国去了村委会,老婆送儿子去上学了。许东东上学的地方在别的村,还不近,加上他年纪又小也不太放心,所以平时就由父母送去学校。

大哥又要麻烦你了,姜川进屋以后,一脸不好意思的跟许哲打招呼。小川你这么说就见外了,许哲摆摆手表示不在意。紧接着又问:先干什么你想好了吗?

姜川答道:想好了,咱们先把水泵装上抽着塘里的水。趁着抽水的时间,去李家村把肥料拉回来一部分到地里,一部分留着后续使用。再把水管接上,把地和肥料打湿了。到时候咱们清理鱼塘,和地里的翻耕都不耽误。完事以后咱们就把需要的种苗买回来,种的种养的养。大哥你看怎么样?

可以,你想的挺周到的。水得抽一段时间,肥料咱们就多拉点回来。我这还有一个水泵,咱们装上车一块带过去,两台机器一起抽水更快。许哲说完就招呼姜川,去杂物间搬东西准备出发。

从许伯家把水泵装上,几个人一起去鱼塘。下了车,许哲和姜川先是穿上防水裤,然后分别把两台水泵拖进水里,并在笼头上套了个框子。等他们上来以后,许伯也把电路引了过来,许哲将电路接上,水泵开始把水抽到另外两口塘里。

这边交给许伯看管,姜川坐上拖拉机,跟许哲一起前往李家村买肥料。

经过大概半个小时,姜川两人到达了李家村装肥料的地方。那里的人跟许哲挺熟悉,知道姜川第一次来还特意给他介绍了一遍。李家村的养殖户有不少,为了避免气味的散发和污染。他们在村庄外挖了一些坑,养殖户们清理出来的东西,和一些秸秆烂菜叶等都倒进坑里。李家村的人种地都是用这里的肥料,他们自己用不完的就卖掉,一百块一车装满,童叟无欺。

结完账以后,姜川给那李家村的人送上两盒烟又殷勤的点上。这是姜川上午去镇上的时候买的,有点人情世故就好说话。那人推辞不过就收下了,跟姜川说:你们装北边的肥料,那边的时间长,熟成发酵的不错,好用。

上午装了两车肥料,就到中午了,这些不怎么够而且趁着这次把许哲家要用的一起装回来。所以下午还要继续。

回到家许伯已经做好饭了,挺丰盛的。因为下午还要开车,所以中午饭许哲也没有喝酒。吃完饭以后许伯说,他下午就去洒肥料。明天水抽的差不多就可以清理鱼塘。

下午三人继续开工忙碌,晚上回去姜川拿出白天买的酒给大家倒满,吃完饭就都睡了。

第二天,三个人先是把昨天许伯没有洒完的肥料,洒到地里。再把管子接上,把水引过来浇地。然后把网具用小推车推到鱼塘边,准备好以后由姜川和许哲下水。

两人穿好防水的连体裤,先把电关掉。下水把水泵拖出来,再放到另外两个鱼塘里继续抽水浇地。

然后把网展开一人拉住一头。从鱼塘的一边下水,往另一边拉。

拉网这个东西,既是一个体力活又是一个技术活。塘底的淤泥比较厚也不平,坑坑洼洼的。一脚下去拔不出来,在水里防水裤会紧贴在身上,踩进泥里往外拔的时候又容易掉,费劲弯着腰走的很慢。

而且这个时候,要拉好网不能放松。

如果这个时候水底有树枝或者泥块之类的,把网给撑起来了,就会造成跑鱼,效率大打折扣。

不止操作不好的水下会跑鱼,上面同样会跑鱼。大家都听说过鲤鱼跳龙门,表达的就是鲤鱼的跳跃能力非常好。白鲢的能力比鲤鱼稍微差点,但是跳个网还是没问题的。同时这两种鱼比较容易受到惊吓,然后就会跳出水面。

姜川拉网并不熟练,虽然以前接触过,但是时间长了也忘的差不多了。下水以后先是两腿陷进泥里,半趴在水面上使劲挣扎。走到半途渔网被水底的泥块撑起来也没有及时发现造成了跑鱼,所以第一网他们的收获并不是很多。

姜川和许哲在水里把网抬起来,许伯在岸边拿着长柄抄网向外捞鱼。大鱼放到左手边的塘里,小鱼放到右边的塘里,在网上还挂了一些越冬的小龙虾留下一点晚上吃,剩下的跟小鱼一起放右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