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会试开始



看着魏广吃惊的表情,魏忠贤知道一旦儿子真的入殿为官之后,自己是魏忠贤的身份,迟早会被他看出来。

即使在见他之前已经做了不小的伪装。

可比起儿子以后的前程,这些都算不得什么。

魏广自然对魏忠贤的身份再次升疑,但是眼下老人所说的这件事情,更让少年觉得不可思议!

“老爷子,你说让我成为‘会元’?”

“这……不太可能吧?”

其实“会元”对于魏广来说,他并不看重。

纵观历史,留名千古的名人之中,状元所占比例微乎其微,对于这些纸上谈兵的好手,魏广并不特别推崇。

魏广好奇的是,老爷子他究竟有何手段,竟能达到上达天听这样的本事!

对于少年的震惊,魏忠贤也是知道的。

他只是简单摆了摆手,“娃儿,你只记住在碰上难题的时候以‘九’开头,然后再空上一格,至于其他的事情,尽给我便是!”

“额……”

魏广麻了。

愣了好一会才慢慢说道,“老爷子,如此一来,我们可真的做实了舞弊之罪啊!”

魏忠贤幽幽一笑,“娃儿,这事你莫管,咱上面有人!”

是啊!

能轻易给自己一个举人的身份,魏广不会质疑这个人的能力。

可是想了想魏广还是摇了摇头,“老爷子,我之所以答应让你给我弄一个举人的身份,是因为我对自己的能力有着极大的信心。”

“虽然我对八股文并不看好,但也不代表他就能难住我!”

“您帮了我这么多,我已经是此生难报了……只是这次,我想用自己的实力来通过这一次会试!”

看魏忠贤久久不语,魏广轻轻补了一句:

“老爷子,难道你对我没有信心?”

这个时候,轮到魏忠贤震惊了。

“会元”这样的诱惑摆在他的面前,不过被他淡言回绝……

如此信心!如此气魄!

不愧是我魏忠贤的儿子!

魏家男儿,要的就是这样的血性!

“有信心!当然有信心!”

“不过娃儿,我给你的这个暗号,你随时都可以用!”

“被那些无能者压你一头,老头子我心里还真有些不服……”

……

时隔三年的会试如期而至。

作为各省精英之间的比拼,大明历年对于这样关乎国运的大事都十分看重。

也许是“小冰河期”的影响,上次没有机会参加会试的各地举人在今年都齐聚大明京师,意气风发地期许在礼部贡院里挥写自己这些年的满腹经纶。

而魏广,也在这一群体之列。

对于会试的流程,朝廷把控的非常严格。

贡院里有上万间房间都是单间,长五尺,宽四尺,高八尺,名唤号房。

考生进去号房前要先搜身,只能带书具、灯具进去,每人发给三支蜡烛。进去后,号门马上关闭上锁,考生就在里面答题,晚上也在里面休息。

会试分为三场进行,每场一天。

所以在如此狭小的号房里吃喝写睡三天,对于每一个考生来说,也是一种极大的考验。

不过即使如此,大明的科举考试,也是唯一一个相对公平的改变命运的途径,天下书生不分贵贱,无不期盼在此金榜题名,此后衣锦还乡。

随着三通鼓响,祭天拜地之后,会试正式开始。

对于经过新时代高考历练的魏广来说,手中的试题其实并不难解。

只是说到这个明朝独创的八股文,他还是有些头疼。

八股文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出题、中股、后股、束股、收结等几个部分。

其中精华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这四个部分有较为严格的限制,不能随便写的,必须用排比对偶句,共有八股,所以叫八股文。

这种写法十分古板,多一字不行,很多考生都是一边写一边乱编,只为了凑字数,达到对偶的效果,文字表面上看,十分整齐,细看下内容,废话满篇。

讽刺的是,痛苦的不仅是考生,还有出题的老师。

因为四书五经里面字数有限,各级各类考试都从里面出题,而出过的题一般是不能再用的。

于是老师们奇计百出,把四书五经上下句割裂开,单独拿来出题,如把一句话斩头去尾,只用中间的几个字拿来考人。

这种语句不通、张冠李戴的词句,连老师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何况学生呢?

结果就是糊涂考官考糊涂考生,出题的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考试的人也不知道,这样考试出来的是什么人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