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问道龙虎-第2/3页
陈庆之在房间转一转,定睛四处一看,房间的正中间有张小圆桌,放着一套茶具,茶壶看似已经泡好茶,壶嘴还冒着热气,最里面有一张大床,大热天竟然没有蚊帐,有点奇怪,窗户边有张书桌,桌上有文房四宝,最让他兴奋的是,书桌旁的书架上,满满的都是书,临近一看,原来都是道家的书,放在最旁边的是《易经》,看来主人连看书的顺序都帮其安排好了。想到此,陈庆之心情大好,伸手推开窗户,一股樟树的清香扑面而来,闻之心肺舒畅,不远处,是一条激流的河,河面上还有渔夫撑着竹筏疾驰而过,河对面是蜿蜒不绝的大山,风景真是不一般的美。陈庆之让陈林去找道童要蚊帐,以免晚上被蚊子咬,睡不着,很快陈林就回来说,这里没有蚊子。
陈庆之就这里住下来,等着张天师回来,见识到天师的而神通广大,更加坚定了他问道之心。这天他正看着书,道童敲门进来,手里拿着一幅字,他改口说道:“施主,天师让我今日把此副字赠与您。”陈庆之接过字,道童随即作揖离去,他打开字一看,居然是一个“慢”,心里不由的对张天师更加敬佩起来。原来,他急切想看书找到长寿之法,可《易经》晦涩难懂,自己根本不知道什么意思,可这一切都被张天师预料到了,命人送来“慢”字。陈庆之深呼一口气,把心静下来,一改往日一目十行的看书习惯,开始逐字逐句认真读起《易经》来。
这一读,就是五年过去了,陈庆之还沉浸在易经里,对时间毫无感觉。这一日,道童过来告诉他,张天师回来了,请他过去喝茶。陈庆之大喜,连忙去见张天师,道童把他领到府内一个更大的凉亭。第七代张天师张回摆好了棋盘正闭目端坐等他,陈庆之见状一愣,心想,原来天师也是同道中人,也喜欢对弈。陈庆之来到张天师旁边,立马双手抱拳,躬身行礼,张天师伸手扶住他,淡淡一笑,说道:“陈施主,请坐,此番远道而来,让您久等了。”陈庆之起身坐到天师对面,只见张天师清瘦有神,长须飘于胸前,一派道骨仙风,没等陈庆之回答,天师转向道童:“灵儿,给陈施主上茶。”接着拿起一枚白棋下到棋盘,随着对陈庆之说道:“陈施主,这里每日吃素,还习惯否?”陈庆之立马端坐,拿起黑子也落下去,并回道:“天师有心了!谢谢天师的精心安排,庆之在此受益匪浅。”“何益之有啊?”“庆之每日研读易经,细嚼之下,心中竟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但又不知为何?”“哈哈!如此甚好!”“请天师不吝赐教!”“施主,既为主上而来,也为天下苍生而来,此番胸襟,着实令人倾佩!但此行所需,施主在第一天就已拿到。”“易经?”“哈哈!五年下来,有何感观?”“庆之每日似云游书中,一字一句皆是禅机,感觉无穷无尽,无边无际。”“此迹象,皆从何来?”“由心而来!”“心在何处?”“心在···!天师,明白了,我明白了!醍醐灌顶啊!易经言道,万物皆有道,道由心生,心在己身,万事万物,皆向内求,均有解决之道。”张天师自然的点点头,示意道:“施主,请喝茶!”陈庆之端起茶杯,微开杯盖,-小呡一口,一股清香入喉,直冲丹田,顿时身体感觉一轻。正诧异间,天师起身,抚须长笑而去。陈庆之见状不好问,只有摸摸看着棋,静静的等,一等就是数个时辰,还不见天师,站在陈庆之身边的陈林,去找灵儿,他们听到天师唤道童“灵儿”,平日道童除了做事,都是默不作声,今日才知道他叫灵儿。灵儿告诉陈林,天师已经闭关,可能数载,也可能数十载,那未完之局日后再下。陈庆之若有所思的回到客房,一会儿,灵儿送来一本泛黄的书《黄庭经》,说:“此书乃本教圣书,天师赠予施主读的,读完可自行离去,书勿带走,把心带走即可。”陈庆之抱拳感谢。
打开《黄庭经》,竟是道教养生修炼心法,完全可承《易经》之道,如果说《易经》是道,万事万物之道,那么《黄庭经》就是术,养生修炼之术。《黄庭经》讲的是道教的打坐冥想、吐纳行气、炼养丹田、固精守元等养生修炼具体之功法。陈庆之依书潜心修炼,每日打坐,行气周天。这一炼,又是六年多,陈林都已经长大大人了,灵儿也已经是门内的中流砥柱。陈庆之业已掌握的养生修炼的基本法门,身子也日渐轻盈,觉得时机也差不多了,于是告别天师府。陈林受到熏陶,想继续在天师府学道,陈庆之也就由他而去。陈林和灵儿送别陈庆之的时候,灵儿说天师让他往东走,那边有三清山、葛仙山两座仙山,会有机缘。陈庆之闻言,步态轻盈,向东而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