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山神庙奇遇(下)
白衣女子用两根好像葱白一样白嫩的手指捏着宝剑的剑尖,促狭地打量着青年武士。
青年武士呆呆地看着眼前忽然出现的白衣女子,浑然不觉自己的手已经松开了剑柄。
白衣女子道:“这是你的剑吗?”声音好像春天的第一场雨水一样轻柔。
青年武士连忙行礼,道:“正是小生的剑,正是小生的剑,有劳姑娘帮忙打捞。”
白衣女子看着青年俊秀的脸庞,脸上忽然露出小狐狸一样的狡猾笑容,猛然说道:“我可还没说要还给你呢!”
青年武士吃了一惊!下意识地一把抓住白衣女子的白嫩的手,喝道:“不可!剑在人在!”
夜已深沉,月上中天。
镜中时辰、月相与此刻山神庙的时辰、月相渐渐相合,最后一般无二,只见石头上的乳白色光晕大作,缠绵缭绕,尽数投入镜中。
片刻过后,镜子背面的花纹变成了一名青年武士和一名背剑的白衣女子站在一起的背影,二人头顶一轮明月,正上中天。
镜子背面的“刻舟求剑”四字也随着花纹的改变消失不见,而铜镜左侧边缘渐渐浮现了一行极微小的篆书文字:
“公子初逢白**”
文字隐藏在花纹中,不凑近了仔细看是完全看不出来的。
那鸡蛋大小的石头又恢复了毫不起眼的原状,似乎什么都没有发生过。而镜子除了背面的花纹有变,也是一切如常。
——————
第二天一早,八里山中淅淅沥沥的开始下雨。
张十三吧嗒吧嗒嘴,被冻醒了。
他起身看看,供桌上东西都在,不禁一阵安心。
“咦?这铜镜子上的图案怎么变成一男一女了?”
张十三眼尖,瞬间就发现了不对之处,当即一个鲤鱼打挺跳起来,一把抓起镜子反复观看。
“难道我记错了?昨天就这样?不能啊,我老张出了名的记性好。”
张十三猛摇头,不得其解。忽然,他就想起一件事来:
前年从西域来了一伙龟兹客商,在长清县的西人馆曾经展出一批奇物,叫“二十四时自鸣钟”。
那钟是大座钟,八尺高,上面是钟面,下面是钟座,钟座上雕刻有情节图案。张十三亲眼见到,那自鸣钟每半个时辰就会响,响的时候,钟座上的图案就会变。
有一座钟,看的人特别多,那图案讲的是西门庆与潘金莲男女之间的那种事。十里八乡的光棍们在那段日子里,可是有福气了。每天就掐着点围着那座钟,看的流口水,张十三也不例外。
现在回忆起来,那图案刻的真是精致,人身上的一根根毛毛都看的清清楚楚。
但是好景不长,很快,那钟就被城里一位出了名的花花公子哥花了二千两银子的巨资买走了。为了这事,张十三和城里的光棍汉们没少聚在一起骂这位公子哥,说他把这么好的东西自己占有,人心是大大的坏了!
现在看,这铜镜竟然能变化图案,难道是像那自鸣钟一样的宝贝?
“发了!”张十三瞬间觉得自己好像抓着了一大块金子或者一大堆银子,心里不禁盘算:
等下把那本绸子面的书和那块石头拿到旧货市,找那几个专门做倒卖生意的熟人看看,能换多少钱就换多少钱。
这铜镜宝贝当然就先不卖,自己要先看过瘾再说。
美美地想罢,张十三感觉肚子有些饿了。
他把那块鸡蛋大小的石头用厚实的皮革按原样包起来,
连同丝绸面的书和铜镜一起还是塞进药箱子里放好,然后掀开倒扣的铁锅,拿出昨天的大饼卷着酱肉就吃起来。
一边吃他还一边嫌弃:“这冷饼冷肉的就是没有热的好吃,等老子把那会变出图案来的宝贝镜子卖了,天天去周家老店吃热的,吃一块,扔一块,气死那个小白胖子掌柜的!”
正吃着呢,忽然听到山神庙的门口传来一声咳嗽,有人问:“请问,这庙里有人吗?”
——————
张十三抬头一看,只见从门口缓步走进一个老头,身侧还小心翼翼地扶持着一个老太太。
老头大概六十岁往上的年纪,个子不高,干瘦干瘦的,身穿笔挺的黑布短打衣服,脸上都是皱纹,但是双眼滴溜溜乱转,十分精神。
老太太跟老头也差不多年纪,身穿米黄色的衣服,淡绿色罗裙,面色红润,身形略胖,显得很富态,慈眉善目的。两人看上去都不像坏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