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此去为功名,离别何足叹!



曹操与刘备同时拱手。

“请先生指教!”

陆铭几人对视,交换眼神之后,老实人徐庶准备开口。

曹操三人脸色微变。

徐庶问道:

“三位欲除国贼,匡扶汉室,兵马粮草必不可少,吾且不说兵马几何,若是三位各有一县,一郡,或一州之地,当如何治理。”

三人沉思良久,袁绍率先回答。

“吾振臂一呼,天下英杰相助,吾使其各司其职,治政,练兵,定律法,轻赋税,使耕者有其田,吾袁氏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绍三年之内,必出兵讨董!”

陆铭饶有兴趣的看着他。

你还是太年轻啦,连地盘都没有呢!

陆铭站起身,示意郭嘉三人安心坐着。

袁绍见陆铭起身,连忙作揖。

陆铭回了一礼,沉声问道:

“本初兄言,天下英杰助你,造福于民,强兵讨董,吾与元直一般,避重就轻,不问你兵马钱粮,不问你如何中兴汉室,只问你一句,若你慧眼如炬,有真才实学的人被你重用,可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如果有人贪赃枉法,为一己私利,欺压百姓,欺下瞒上,有朝一日被你察觉,你当如何?若有人携家带口的投奔与你,勤勤恳恳的做事,终于身居高位,但他的父兄,子侄却为非作歹,为祸一方,你愿不愿为民除害,倘若你愿意,你又敢摘几颗头颅,你怕不怕你的左膀右臂寒心,若是他的家族与你汝南袁氏是世交呢?答不上来?”

“我且再退一步,你袁本初绕过他们的家人,他们的确更加忠心,确实想要与你中兴汉室,立不世之功,但是,你袁本初是士族就可以看着百姓受苦?若你手下人人见你如此行事,皆越来越放肆呢?你还信不信这些人?你袁本初敢不敢继续让他们日日在你左右,出谋划策,你怕不怕他们为保家人,为了更大的私心,把你拉下来咬你一口?此时,你又当如何?”

“本初兄,其实有些事情,因为你四世三公的家族可以变得很容易,可是有很多事情,你也会进退两难,你的家世就是限制,试想,你若真的敢杀掉贪官,敢整治污吏时,别人看你四世三公,觉得投奔你,前途有望,仕途坦荡,结果你堂堂汝南袁氏长子,如此行事,你怕不怕士族离心离德?可能百姓爱你,赞你,但是做官的,不是百姓,我且提点你一句,你袁本初不必事事亲力亲为,但是也不能当个甩手掌柜,如今乱世,小贪就是清官,小恶就算好官,若是他们真的能做事,真的会做事,你要有自己的决断,手下的人做事,你总归是要亲自去看看的,赋税,精兵,归根结底,都离不开百姓,须知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袁绍再一次作揖。

“绍,受教。”

他是真的受教,他不但是官二代,还是富二代,更可以说是好几代,全天下都知道,他们四代人出了三位公卿,他袁氏长子,理所当然的把世间所有的事情想的简单,今天听到这些小事,他震惊了,对啊,这些对他来说不是小事吗?可要是大事,他袁本初又当如何?

陆铭并未入座,而是看着曹操和刘备。

刘备知道躲不过了,起身拱手。

“备自小颠沛流离,为谋生计,见惯了百姓疾苦,见惯了贪官污吏,备以为,为政一方,当要为百姓谋福祉,严惩贪官污吏,保政治清明,寒门贵子无数,何必重用门阀世家的纨绔子弟,备三五年之内,便可合义兵,

除国贼,救社稷,中兴汉室!”

陆铭等他说完,沉声说道:

“玄德兄虽是宗室,且素有大志,但是你也说了,你为谋生计四处颠簸,你的名望,势力,并不突出,你要让天下人知道,有你刘玄德这么个宗室之后,一心匡扶汉室,而且,你颠簸了太久,可能忘了,你自已其实也是士族,倘若你成事,你的部下文武,或联姻,或置宅,家财无数,或许与贵族相距尚远,但也能称一声士族。”

“我最后告诉你,你有仁心,且厌恶士族,但是你要知道,士族子弟,自幼便有名师指导,有书籍万卷,亦有黄金千万两助他们负笈游学,我并不是说士族就好,寒门贵子就弱几分,士族子弟为官,一县,一郡之内,他们可能不会计较那些小利小惠的得失,你是聪明人,我言尽于此,至于如何做,这都是你自己要考虑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