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3次时,上帝去问一个富裕的人到底是要是爱情还是要面包,富裕的人说我都不要,结果上帝就对这个富裕的人很满意,就许诺说,你就可以拥有1000年的寿命,作为我的仆从吧,1000年然后你就能有无穷的寿命。
结果等富裕的人做完了1000年的仆从,回到了现实世界之后,才发现他所拥有的一切财产都没有了。财产都没有了之后这个原来的富人具体怎么了我也没细看,只是大概知道结果就是一个悲剧。在故事结尾的评论里面,不少人吐槽说这个上帝真可恶。
我也觉得这个故事里讲的这个骗取免费劳动力的上帝好烦。他问别人这两个东西哪个好,却偏偏指望别人给出一个两个都不要的答案。我隐约记得富人说了两个都不要时,他旁边有一个乞丐说两个都想要,结果上帝好像还把乞丐变成了怪物。
怎么觉得这神好虚伪。
这作者是不是对上帝有意见,对神有意见?
最后一个一开始有点忘记的故事现在又想起来了。大体上讲的是一个生活在废土里的人无意间打破幻觉之后陷入绝望的故事。
大致情节是,一个普通的白领员工在某一天工作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面前的电脑显示屏上有一张字条,上面写着‘屏幕‘两字。他感到颇为奇怪,就把标签扯下来了,结果屏幕从眼前消失了,变成了一个破石头。惊悚的是,他身边的人都没发现异常。
屏幕事件发生了之后,他开始在身边的其他物品上发现各种写着物品本名的字条。他把字条一一摘掉,于是这些物品无一例外地全部变成了仿佛来自废墟的各种报废品,完全没有本来的样子。主角在这个过程里渐渐陷入疯狂,同时其他人都对物品的变化没有丝毫反应,就仿佛只有主角能看到这种变化。
后来主角在撕下某样物品的标签后,发现了一片记录,揭开了秘密:他和身边所有人生活的地方是一片废墟(貌似是核废土),而且与世隔绝。最初生活在其中的人为了缓解这种绝望,便有了给物品贴标签的做法。这种做法延续下去,后来的人们也就都习惯了标签中的世界。
最后主角重新拥抱了标签并松了口气,再也没有撕下标签的想法了。
最后一个故事还是有些思想性的。有些真实,知道了未必是好事,可能只会带来痛苦,正如同欺骗和被欺骗都不一定是坏事一样。
另外,生活如何又何尝不和观察的视角紧密相连呢?
整体来看,这是一部不错的作品,可以继续关注。”
(一百零七)
关于格林德沃的分析和解读有很多,在不同的人视角里,他有不同的形象。在很多同人文里,关于他的设定都有一定的不同,毕竟他整体的信息不是很多。
关于他如何恋爱的信息很少,所以涉及到这一方面的同人文都需要一定程度上依赖作者的想象。对于他本身的行为也有很多不同的解读,有的人说他是个暴君,有的人说他是独裁者,有的人说他是位预言家和读心者,还有人说他是理想家。
他在‘神动2’中,初到巴黎,为了占据房子,看着手下把麻瓜一家全都屠杀还送棺材,后来发现房子里有个小孩,他先走过去,看了孩子一段时间之后离开了房间,然后他的副手就把小孩子给杀了。关于这一段内容都有很多不同的解读,大概就是有多少个人就有多少个格林德沃吧。
其实邓布利多也有差不多的情况,
各种分析里有黑有捧,有不少赞美,也有不少阴谋论。当然邓布利多不会坐视手下屠杀麻瓜就是了,他的追随者也不会这样做。
格林德沃是个很复杂的人物,当前给出的信息也不是很多,不过不容否认的是,他是一个很有魅力的人物。自从这个人物丰满起来之后,伏地魔就开始被反复鞭尸了。如果‘哈利波特’系列的boss是格林德沃,哈利大概会毫无胜算,甚至加入格林德沃了吧?也许故事还没开始就结束了,因为格林德沃会让手下去杀哈利而不是自己去。
格林德沃提出的主张和他在演讲中说的很多内容对当时生存环境下的巫师群体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因为当时很多巫师们必须遵从的保密法不得人心,包括禁止和麻瓜交友,禁止和麻瓜结婚,等等。这些法律很多时候过于严苛了。当然,这在当时的环境下也不是一无是处,因为巫师和麻瓜之间是有矛盾的,这种矛盾想要解决可不是什么轻松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