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七章 曼谷两日



    去过两次泰国的陈耳东却从未来过这个国度的首都,第一次踏上曼谷的土地,令他感受到了别样的泰国。

    曼谷是一座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城市,密集的摩天大楼和拥堵的交通看起来和国内大城市差不多,但随处可见的寺庙和佛像成了这里区别于中国城市的显著特征。

    康慈恩定的酒店在素坤逸,是曼谷市中心最繁华的一个区域。

    飞机落地是早上七点,杜宇来过曼谷,虽说记忆已不太清晰,但擅长公共交通的他,依然能够准确的带陈耳东换乘各种交通工具。

    本着节约的原则,他们没有打车,而是坐机场大巴到了市区再换乘天铁前往酒店。

    “你挺熟啊。”陈耳东看杜宇在自助购票机上用硬币买天铁票时发出了感慨。

    “你忘了我们在新加坡不也这样,曼谷这个地方,坐出租比走路还慢,咱们住的酒店就沿着天铁线,很方便。”杜宇说道。

    素坤逸有很多条小街,以数字命名,前缀统一为素坤逸,易于辨认。

    两人去酒店放好行李,陈耳东想着沿路那么多推着小车的路边摊一定很美味,就催着杜宇下楼吃早饭。

    “其实这里跟苏梅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是城市一个是海岛,泰国人习惯在外面吃饭,所以到处都是路边摊。”杜宇边走边跟陈耳东介绍,这也是他为数不多对曼谷的记忆。

    一碗街边的无名面线入口,竟让陈耳东吃出了惊为天人的效果,他开玩笑的对杜宇说:“要不咱把这个老板带回去当厨师吧。”

    杜宇看了看有些驼背正在锅里翻炒的老板,回道:“行啊,再给他买个手机支架,每天直播路边摊的盛况。”

    时间对于两人来说很宝贵,他们做好了全天十一路的准备,开始了走街串巷的寻店之旅。

    寻店的过程很像如今短视频里的美食探店网红,每到一处,他们都会重复的点上几样最能代表泰国饮食的经典菜色,逐一品评。

    一天下来,他们走访了六家餐厅,陈耳东的肚子就像装满水的暖手袋涨的不行,一张口全是香料味。

    这些餐厅的味道都不错,看陈设和墙上的照片,历史感颇浓,虽然没有和老板交流,但不出意外应该都是老店。

    在酒店楼下,陈耳东买了很多冷饮和创口贴,泰国太热,暴晒在街上比蒸笼还难受,他的脚也磨破皮了。

    回到房间,陈耳东说:“我们选两家,明天就去试试谈合作,不管谈不谈得成,但心里也能有点谱。”

    不过陈耳东担心语言的问题,杜宇虽然英语好,但要沟通这么细致的话题,这些店家的英语未必够用。

    他拿出手机反复使用着翻译软件,这时康慈恩给杜宇打来了微信电话。

    杜宇把今天的行程给康慈恩简单讲了讲,言语中有些撒娇的成分,听得陈耳东直犯恶心。

    随后杜宇露出了惊喜的表情,挂了电话,他让陈耳东别摆弄手机了,说:“明天会有当地人陪我们去现场翻译。”

    “当地人?谁啊?”陈耳东诧异的问道。

    “小慈的同学。”杜宇得意的回道。

    康慈恩在加拿大念书时有泰国的同学,出发前两人就联络好了。

    她没有提前告诉杜宇,是不想让兄弟俩有依赖性,该吃的苦该走的路必须来一遍,待杜宇说完他们第二天的打算,这才亮出了秘密武器。

    “嘿!这慈恩大师藏的够深呐!还暗中考验我们!不过这下我就不担心了,我还在想明天互相对牛弹琴那得多痛苦啊。”陈耳东乐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