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暗中布局-第2/4页
皇帝李察心里清楚;
扶桑的皇国之害经过半个世纪的发酵演变,将会成为全民族的狂热信仰,对整个东亚和东南亚都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大唐帝国当然不能助长这种皇国崇拜之风,而利用幕府旧势力牵制革新派,就成为很好的平衡手段。
君臣几人正说着闲话,忽然下面人递上来一条最新消息;
就在两日前,扶桑第二届政府首相松田慎之在东京都遇刺身亡。
得益于跨太平洋海底有线电缆联通,如今世界各地发生的重大事件消息,通过沿途长途电报局接力发送的方式,可以在第一时间传回帝都长安。
东亚2~3天,印度次大陆4~5天,而且西太平洋岛屿国家则慢得多,比如澳大利亚和天堂岛最少得三周时间,吕宋群岛得两周时间。
因为这些岛屿国家需要将消息通过邮轮送抵最近的长途电报局,然后才能将消息接力发送返回帝国本土,时效性就差的多。
怎么会这样?
皇帝李察神色顿时冷了下去,**处长立刻站起身来恭手施礼道;“启奏陛下,微臣立刻着手派人去查,这其中是否另有隐情?”
“嗯,会同帝国外交部妥帖应对,这些倭人当真是冥顽不灵,去吧!”
“微臣遵旨!”在**处长离开后,两名副处长也很快躬身告退了。
皇帝李察被这个突发消息弄得心情不爽,负手来到御书房悬挂的大幅手绘世界地图前,很快心神就沉浸进去了……
在整个美洲,帝国辽阔的疆域版图从北到南,这其中一条标志为红色的铁路大动脉尤其瞩目,这就是太平洋大铁路。
计划中的太平洋大铁路北端起于温哥华,南端止于火地岛,总长预计超过1.65万公里,建成后将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线。
太平洋大铁路是由十几条地方铁路汇合而成,北部10200余公里全部修通,从巴拿马向南一直延伸进入哥伦比亚,已修通至哥伦比亚腹地重镇麦德林。
下一步,将从铁路主动脉分出一条铁路支线,向西南方向延伸联通首府波哥大。
太平洋铁路主动脉则继续南下,通达南部重镇达利,并且经过中州省(原厄瓜多尔)首府基多,再向南进入抚远省(秘鲁割让的北部地区合称),这一段铁路线正在紧锣密鼓的全面施工中。
在往南,就进入了秘鲁国。
在圣保罗首脑峰会上,大唐帝国与秘鲁政府首脑签订共同组建太平洋铁路公司的合约,就是为了这一条联结帝国南北的铁路大动脉。
太平洋铁路公司(秘鲁)合约规定;
大唐帝国提供资金,技术,设备和部分劳动力,占据公司82%的股权,秘鲁提供沿线土地和部分劳动力,占据公司18%的股权。
双方按照股权比例,分享太平洋铁路公司(秘鲁段)运营收益,提供一切必要支持。
沿铁路左右20公里范围内,皆为太平洋铁路公司(秘鲁)所有,公司设有铁路警察,工会等组织,负责维护区域内治安事务。
秘鲁政府非有必要理由,不应插手太平洋铁路公司(秘鲁)所属区域范围内各项事务……
这是一项严重侵犯秘鲁政府主权的合约,但作为半殖民地国家,领土被肢解后承担了巨额战争赔偿,军队被解散,海关被托管,国内到处都是大唐帝**事基地。
这种情况下,秘鲁政府不签也得签,完全由不得他们自主决定。
这就是大唐帝国的霸道之处,太平洋大铁路经过秘鲁境内向南,则联通安第斯总督府中部铁路(注;地方性铁路干线名称),最后通过铁路支线连接安第斯总督府辖下最主要的大西洋铁路,向南直抵火地岛。
这条漫长的铁路线,除了中部约有2300余公里(主要是中州省,抚远省,秘鲁和从玻利维亚割让的属地)尚未修通,其他的大致已经建成。
剩下的这部分铁路线,在帝国大举投入的情况下建设速度很快,约5~6年可以全线贯通,即1880年底前完成建设。
之所以需要这么长时间,是因为中间这段铁路线经过地形复杂,雨水充沛的亚马逊雨林边缘,需要架设很多的桥梁,打通许多隧道,工程建设难度较高。
据测算;
这2300拟修建铁路全线约有1/6路程,需要经过桥、隧、铁路涵道,跨越无数条河流山川方能最终建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