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0章待机而动-第3/4页
距离九转普渡宝塔不远,掩映在怪石绿树中的一座精巧宫殿,临水而建,曲折回廊下是幽深水面,不时能够看见大鱼悠然的游动其中,别有一番乐趣。
一群穿着宫廷裙装的美貌少女,在七曲桥上抛洒鱼食,看着大群颜色鲜艳的锦鲤抢食,激动的大呼小叫起来,让这片美丽的情景渲染上快乐的氛围。
湖中的大鱼很多都有一米多长,肥肥大大的显然饵料充足,数十上百条聚在一起抢食搅得水花四溅,看起来煞是壮观。
不远处还有更多的鱼群游过来,水面上密密匝匝全是鱼头,粗略数一下,怕是不下数千条之多。
这些身穿宫廷裙装的美貌少女都是新进入宫的秀女,为了皇宫血脉纯正,全都是出身于华裔官宦人家,一共12人,作为补充后宫必要措施。
暂定每5年选秀一次,每次12名秀女。
皇帝陛下早期的皇后,嫔妃及侧妃大多已年近40,生育子女后青春貌美不在,而且年龄偏大生产亦有不小的风险。
不少嫔妃热衷于吃斋念佛,以修身养性为主,也耐不住陛下的折腾了。
所以这几年来,皇帝陛下经常召幸西宫百香殿的那些白人美妾,这也让皇后常常觉得不安,思量之下便提出了“定期纳秀女”之议,这才有了12名千挑万选的美貌华人少女入宫。
殿阁内
3月底寒气早已退去,中午的气温升高至十七八度,李察身穿宽松袍服,头发简单扎了一个发髻,用玉簪固定,神清气爽的坐在宽大的御榻上看书。
耳边传来少女们隐隐的欢笑声,伴着一丝悠扬的古琴余韵回荡,当真是好不惬意。
大唐帝国如今一切都走上正轨,处于和平黄金发展时期,帝国人口增长已经由移民为主,悄然转变为社会新生儿童为主,实现了内生增长为主的改变。
1864年度统计;
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6.7%,这是一个相当高的数字,主要是由于大量退役军人返乡,再加上社会稳定处于黄金发展时期,民众生儿育女的愿望普遍强烈,全年新出生儿童达到211.05万人。
由于社会人口年龄结构较轻,平均年龄31.2岁,社会死亡率0.93%,所以社会自然增长率是5.77%,每年人口净增长达到约175万人规模。
再加上年均110余万的华裔移民规模和十几万的白人移民,全年人口增长再次突破300万大关。
至1864年底,大唐帝国总人口达到4372万,涌现出长安,洛杉矶,西雅图,芝加哥,桃源,墨西哥城,赛勒姆,新西安等8个人口超过百万大都市,蒸汽工业化得到进一步发展,电气工业化也已经在全世界率先起步,城市集中度显着提高。
大唐帝国的城市工业化指数,随着历次的大规模疆域扩张起起伏伏,最高的时候突破70%,最低的时候又降到了58.5%(北美战争后),然后再次呈现缓缓上升趋势。
至1864年底,城市化指数达到了64.33%,基本上与法国水平持平,但工业化规模和深度广度都更胜一筹。
如今的大唐帝国,不但是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而且是一个强大的农牧业生产国,以柴油农业机械为代表的先进播种方式,再加上世界先进的化肥工业加持,极大的提升了大唐帝国农牧业产量,成为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国之一。
相比较6年前的1858年城市化水平,从1858年的67%后退到64.33%,但是大唐帝国疆域扩张收入了墨西哥,阿兹特克共和国,北美中部大平原七省广阔之地,实力凭空跃上一个新台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