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奄美大岛的新生-第3/4页
当初他只想着就近安置,会极大的节省移民费用。
放纵太平军将士对日本列岛的烧杀抢掠,一来是给新移民积累点家底,二来有了女人可以迅速成家立业,三来是对扶桑人实施严厉惩戒,四来还是考虑到节省些安置费用。
所以,帝国安置这么多太平军将士,花费不过区区百余万,很多还是用在城镇,道路和港口建设方面,未想到却换来了如此丰厚的回报,李察只要想起来心中就美滋滋。
远征南美洲事宜,到了七、八、九三个月规模越来越大,帝国各大报纸舆论对南美洲的描写和宣传,也起到了极大的推波助澜作用。
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到南美洲去,去建立属于自己的辽阔牧场的拓殖风潮,并且愈演愈烈。
这几个月
几乎每个月都有1.3万至1.5万人乘船抵达南美洲,很多家庭变卖了在大唐帝国的资产,举家迁徙到辽阔的潘帕斯草原上,为了实现自己的大牧场梦想而移民。
帝国方面也顺势推出了《南美洲垦殖法》,任何抵达南美洲的帝国公民,都可以免费获得一块120英亩土地,并且在10年内不缴纳任何税收。
10年后,按照“10税2”的优惠税收缴纳,帝国方面保证税收政策100年不变。
《南美洲垦殖法》的推出,更加大了华人移民的拓殖热情,很多人呼朋唤友的前往南美洲发展,掀起了一股长达20余年的南进热潮。
帝国方面也没有闲着,交通部利用俘获的大量土着印第安劳动力推出了雄心勃勃的铁路网建设计划,计划在南美洲首先建设沿大西洋海岸线铁路干线,从南到北长达3440公里。
同时进行的还有从东到西的5条横向铁路线建造计划,并大力推进沿海城镇建设,沿铁路城镇建设,数以百计桥梁,水库,发电站和乡镇道路建设,以全面深化对该区域的控制力。
帝国方面对南美洲版图的规划是大牧场和大农场,出产优质的羊毛和红酒,出产粮食和各种优质农产品,工业方面只考虑发展以水泥砖窑为主的建筑业,以沿海船舶修造为主的贸易中转和有限工业,适当发展采矿业,以为帝国本土提供原料为主。
这样的发展策略,是出于帝国“强干弱枝”总体战略制定的发展方向,将会在今后的拓殖中得到彻底的贯彻。
在大唐帝国的发展战略中,所有的工业和发达的科技文化,经济贸易都要集中于帝国本土,包括太平洋沿岸各省,北美中部大平原各省等等,向东至密歇根省,向北至明尼阿波利斯省,向南至墨西哥省,向西至加利福尼亚省,都是重点发展区域。
这一帝国本土范围,将会根据各省自身条件发展工业,经济和文化等各领域,而更南方的海峡省,镇南省(原阿兹特克共和国),哥斯达黎加省,巴拿马省,夏威夷省,阿拉斯加省,皇室直属天堂岛领地,皇室直属德克萨斯领地和南美洲领地全部以发展农牧业和渔业为主,不考虑发展工业。
之所以这样做
就是为了加强大唐帝国本土凝聚力和实力,将9成以上的资源都投入到本土发展中,打造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资本主义帝国。
偏远地方地区的经济实力强大,毫无疑问将会产生离心力,这对大唐帝国君主李察而言是不可接受的事情,必须要从源头上遏制。
所以,帝国方面对南美洲移民并没有补贴,而是通过优惠政策引导有条件,有资本的民间移民,每年达到十几近20万的规模便足矣,不需要更多。
帝国本土还需要几十年的发展和成长,在皇帝李察看来,以如今帝国本土接近4000万人口的体量,南美洲这块巨大的飞地近几年保持数10万移民人口是恰当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