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夜里的雨愈发大了,“送葬”的队伍也行进得也愈发的艰难。

沟子岭本就是湘西边界上一条过分崎岖的小道,周围更是荒山围绕,是条没什么人知晓,也几乎没有人会走的道。这只不过十八人的送葬队伍却还是走得稳健,丝毫没有被狂风大雨和脚下泥泞湿滑的山道拦住脚步。

又是一道闪电划过,照亮了队伍中那口密密麻麻捆满麻绳的棺材,那麻绳皆是用特殊手法酱编制而成,泛着浸透朱砂后的暗红色,从麻绳的缝隙中,隐约透出朱黑,那是棺木本身的颜色。这只棺材比寻常的要大上三分,却反而只有四人抬棺。整个送葬的队伍整整齐齐排成两列,护着棺木,在风雨中快步地穿行着。

队伍领头的是一个耄耋老人,身上的孝服已经被雨水湿透,紧贴着内里的黑色劲装,他停下脚步,望了望路边茂密的树丛,对身边搀着自己刚年过半百的男子说道,“还有五里到黄庙,你从小路先去一步,探探老李的人到了没有,路上不要打草惊蛇。”那男子答了声是,便隐进了林子里,没了踪迹。

老人又转过头对另一边抱着灵位的少年说道:“雨大,都紧着点,别被摸了鱼。”少年点了点头,朝着身后比了比手势,身后呈两列的队伍,瞬间形成了一个紧贴着棺木的圈,将四个抬棺金刚和棺材紧紧护在其中。

老人紧了紧背上的木匣子,加快了脚步,身后的队伍立马紧跟了上去。

雨势渐渐小了下来,前边不远就是钩子岭最后一个隘口,道旁的树木更加茂密了。老人扬了扬手,示意队伍停下。他眯着眼望了望前边碎石后的阴影处,随着电光一闪,一道银弧划过。老人抬了抬肘,撞在少年的手臂上,那手上托着的灵位随之往上一顶,堪堪挡住那支朝着少年胸口飞来的暗箭。

紧接着是第二支第三支...

不等老人发号施令,这支训练有素的队伍已经迅速变了阵型,棺材底下藏着的短刀、短剑和木盾瞬间已经上手。劲装下贴身的软甲和敏捷的身手让他们躲过了大部分的暗器。对方第一轮偷袭之下,仅仅两人受了些皮外伤。

第二波劲弩紧接着袭来,老人扯过身后的木匣,凌空一舞,挡下了大部分弩箭。被老人护在身后的少年抬手往树上射出两发袖箭,只听两声闷哼,两道身影坠入了道边的树丛。

老人挥了挥手,队伍迅速往路边的林子里退去。六名持着短剑的男子,扯下孝服便隐入了林子里,剩下的队伍护着棺材,退到了隘口左侧的一块凹地。

隘口处不停有交手的声音传来。

少年低声说道,“这是过钩子岭唯一的隘口,五叔他们从两侧已经摸过去了,在这里劫道的不可能是外行,但是这群人用暗器的手法,不像是道上的。”

老人皱了皱眉头道:“我们昨天才决定分出这只小队,从钩子岭过,他们不可能想到一路南下过来,现在十里坡大路上,义军沿途一直护送,门内近百名弟子和掌门亲自压着的已经被换成了一副假棺,这边多半只是懂行的留了些钉子,防一手我们瞒天过海,只要过了黄庙,他们再怎么追,也是徒劳。”

雨落了最后两滴,风势也渐渐小了下来。少年称之为五叔的黑衣男子摸回了队伍对老人道:“师父,只是十来个练家子,见我们也是十来人,不敢直接露面截杀,所以放了几轮暗器虚张声势,老六他们已经放倒了大半了,剩下几个现在应该也解决了。”

“嗯。

”老人点了点头,“开路过隘口,到了黄庙,我这最后一趟移灵,也算了了。”

队伍中又分了四人,跟着归队的男子钻进了隘口边的林子里。片刻后,老人带着队伍继续往前疾行,至隘口处,截路者的尸体,已经被清理至路旁,做了新的孤魂野鬼。散出去的伙计也都归了队。

正要过隘口时,只听着“咯咯”两声,那尸体堆里,一颗沾满血水的头颅,恍惚间扭了过来,那陡然睁开的眼睛里,瞳孔已变得灰白。老人大喝一声:“回魂起尸,你们先走,棺里的东西不容有失,快过隘口,停不得。”

大家立刻意识到事情不妙,整个队伍瞬间开始朝着黄庙的方向飞奔而去,路边不停的有尸体开始以各种扭曲的姿态站立起来,朝着队伍追去,老人转身跃至队伍最后方,扯过身后木匣,重重的往地上一竖,那尸群随之一滞,呼吸之间,与队伍错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