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元狩帝的手段



一旁的王冕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张辅,沉声说道:“太尉,那这九边重镇的总兵,可有什么要求?”

张辅则是笑着说道:“襄阳侯真是一语中的,这次的九边总兵,会由圣上亲自任命,也不讲什么亲贵武爵什么了!”

这种话说出口,那怕是傻子都明白元狩帝的深意,将京畿,九边的六七十万大军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还有江苏一带三十几万的备倭兵,就算真的发生什么事儿,这百万大军,能摧毁一切为非作歹的人,谁也动摇不了他的皇位。



大明宫,紫宸殿。

一幅巨大的舆图挂在了元狩帝的面前,元狩帝手持着一支大狼毫笔,似是在思考着什么。

最后,在大同镇上,写下了贾琏两字。

大同镇的七万精锐,必须由一员大将担任,现在大同那几千老弱病残,吓唬吓唬老百姓还行,真要碰上蒙古骑兵,女真骑兵,那几千人恐怕连一个冲刺都扛不住。

贾琏这小子,练兵有一手,带上果勇营那两万人,肯定能打开局面。

决定了大同镇总兵,元狩帝正想歇息片刻,一旁的戴权则是递上了一道折子。

元狩帝颇为疑惑的打开了那道折子,这个时辰,谁会送来折子?

等元狩帝看到那个数字以后,瞳孔不禁缩了一缩,这么多银子?这两家盐商就这么多钱,那要不要…

想到这,元狩帝朝着背后的戴权轻声说道:“戴权,去传旨,召两个阁臣前来紫宸殿!”

“是!”戴权忙应了一声,朝着外面急匆匆的走去。

不多时,两阁阁臣分班列好,恭敬的站在了紫宸殿上。

元狩帝将哪份奏折递到了戴权的手中,沉声说道:“把这份折子给诸位臣工读一读,看看这事儿,怎么个章程!”

戴权忙应了一声,结果了奏章,沉声说了起来。

当底下的阁臣,听到所抄银财多达四千万两的时候,每个人的呼吸都不禁粗重了几分,那可是四千万两啊。

大秦如今一年的赋税,刨去花费,能留个两三百万两,那就是个丰年了。

四千万两,许多的难题都会迎刃而解,那怕是拿着银子征兵,同时与蒙古和女真开战。也丝毫不为所惧,当然,前提是真的有四千万两。

其实包括元狩帝在内,心中都向明镜一样,这四千万两进了国库,用不了半个月,就得没一半,更别说还有那些贪官污吏了。

元狩帝轻咳了一声,笑着说道:“诸位臣工,前日已经议定,重新恢复九边重镇,朕觉得,这大同总兵,由贾琏来担任如何?”

听了元狩帝的话,就连一众内阁辅臣都不知道怎么反对,那奏折上说的明白,四千万两,均是人家贾琏鼓捣回来的,内阁阁臣还是要脸的。

如今朝廷官员都是一半银钱一半香料的发放俸禄,现在这四千万银两回来,可以说是把钱送到你手上。

内阁阁臣也是人,还有自己的面皮在,刚拿了银子,转过身就骂娘,他们还做不出来。若是外面那些文官集团,可就不一定了,端起碗吃饭,放下碗骂娘。

这种事儿熟练得很。

眼看着两阁阁臣都没人反对,元狩帝朝着戴权摆了摆手,轻声说道:“传旨,晋林如海为右都御史,总领扬州一切盐务,令雍亲王,辅国将军,贾琏,押送一应盐税回京。”

“是!”

听了元狩帝的话,几位内阁阁臣心中都起了念头,

林如海完成一应盐务之后,恐怕下一步,便是入阁了。有这么一个大功劳在,位居次辅都有可能。

那现任的次辅张守正…



荣国府,贾母处,张氏,王夫人,凤姐儿,李纨等人,正陪着贾母说些闲话。

正说着,张氏身边的婆子急匆匆的走了进来,在张氏的耳边轻声说了几句。

张氏的脸色顿时为之一变,转而看向了贾母。

贾母有些疑道:“怎么了,忽就变了脸色?”

张氏犹豫了一会儿,旋即开口说道:“母亲,是琏儿派人回京传话,敏儿的大丫头黛玉,身子骨不好,让咱们在京中再请些名医,多备些好药,先下江南去,过些日子,他再把她们娘仨儿带回京中,将养着!”

闻言,贾母的眉头也不禁皱了起来,忙朝着一旁的鸳鸯吩咐道:“去,找珍哥儿,让他去请太医院的人,多使些银钱,再下江南一趟。

另外,让赵天梁,着人去辽东,买些好参,给敏儿的大姐儿备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