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六十八、血泪仇恨,登兰德精神-第3/6页



【黑蛮地人是伊甸人三大家族中哈烈丝家族的亲族。第一纪元时,一些哈烈丝家族的人类没有跟随余众翻越蓝色山脉、进入贝烈瑞安德,他们选择逗留于埃奈德地区广袤的森林里。然而在第二纪元中期,努门诺尔人的滥采滥伐彻底毁灭了埃奈德地区的森林,这些流离失所的森林居民被迫逃往黑蛮地避难,而他们的后裔就是黑蛮地人。】

登兰德才是中土大陆的原住民,也是前努门诺尔人,原本广阔的埃利阿多、埃奈德(伊宁威志)、卡伦纳松和刚铎,其实这些地区都不过是登兰德山河旧土而已。

【根据布理人自己的传说,他们是第一纪元时往西方迁徙、但没有翻越蓝色山脉进入贝烈瑞安德的远古人类的后裔,和伊甸人存在亲缘关系。这批人类中的一支原本居住在白色山脉,但当索隆的魔影重新崛起,黑暗年代降临,他们背井离乡,有些人先是迁往迷雾山脉南麓,然后北上到荒无人烟的古冢岗和布理地区,他们的后代便是布理人。

第二纪元末期,埃兰迪尔率领努门诺尔人流亡者返回中洲,建立起北方王国阿尔诺,布理的人类归顺为他们的臣民,并放弃了祖先的古老语言,开始采用西部语。】

【埃奈德地区的原住民居住在森林里,他们的村落分散,没有统一的领袖,属于前努门诺尔人。

他们是古代哈拉丁一族的远亲,但努门诺尔人的祖先多属于贝奥家族和哈多家族。因此,他们已经无法辨识埃奈德人了,他们还说着与之不同的语言。埃奈德人不算是中等人类,伊甸人也不认为他们是朋友和远亲,甚至将他们视为“黑暗人类”,是敌人、异族人。但实际上,前努门诺尔人由于不愿意对抗维拉,受到了黑暗人类的残酷压迫。

努门诺尔的君主阿勒达瑞安在格瓦斯罗河河口修建了港口泷德戴尔,此后,努门诺尔人开始在埃奈德地区大肆伐木,这导致了努门诺尔人和埃奈德人的仇恨,并最终引发了持续的流血冲突。

埃奈德地区和埃利阿多北方的大部分森林,大多遭到了努门诺尔人的砍伐,余下的也在第二纪元1700年左右的精灵与索隆之战中被破坏、烧毁,只有埃利阿多的偏远角落,比如埃林沃恩这样的地方得以幸存,此外就是更北方的老林子。幸存的原住民多前往埃奈德地区的东部高地避难,也就是“迷雾山脉的山麓丘陵”、最后变成黑蛮地的地方,少数则躲入埃林沃恩的森林中避难。

在第二纪元3320年后,埃奈德地区成为了新王国刚铎的最北边区域,至少他们如此划定边界;不过据说此地既不属于阿尔诺也不属于刚铎。大瘟疫时期前,该区域住民多种多样,包括海员、工程师和军队驻军。除东南部仍然林木丰茂之外,其余部分的植被大多仅为草地。第三纪元1636年的大瘟疫后,埃奈德地区迅速衰败,退化成荒野沼泽,而刚铎则永远丧失了在此地的统治权。与此同时,艾森加德成了刚铎的西界,但此地的作用也仅是巡逻与维护王室大道了。

原先位于格瓦斯罗河上的两座古城,沙巴德以及唯一遗存至第三纪元早期的那座,都最终在第三纪元2912年毁灭性的洪水中失落了。此后,就只有两批住民还留在埃奈德地区,遥远东方的黑蛮地人和漫游在海岸附近的野蛮渔民。

前努门诺尔人是中洲的人类原住民,与继承努门诺尔遗产的杜内丹人相对。这些原住人类是第二批向西迁徙的伊甸人的后裔。他们那些抵达了贝烈瑞安德的亲族后来被称作哈拉丁人,而他们中的许多部族定居在了埃奈德地区与明希瑞亚斯等地。这些区域于第二纪元被努门诺尔人殖民。】

【努门诺尔沉没之前,努门诺尔的忠贞派殖民者已经在白色山脉南部建立了居住地,他们与当地的前努门诺尔人交恶,对他们进行了残酷而长久的殖民统治。在这段日子里,努门诺尔人接触了白色山脉中的居民,但他们既没有发生冲突,也没有发展友谊。彼时忠贞派最大的港口是安都因河口的佩拉基尔,而佩拉基尔及其南部地区属于忠王派的殖民地】

而努门诺尔人,在第二纪元,外来之客,却倚仗着如同日不落的大岛,以殖民的方式,夺走了前努门诺尔人刚铎、埃利阿多、埃莱德(又称伊宁威志)和卡伦纳松的广阔大地,建立了号称日不落的帝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