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文艺片路线
元翘翘是以要参加第五十一届柏林国际电影节的借口离家的,但她并不想去。
哪怕她主演的电影《十七岁单车》入围了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而且她在里面的人设也进行了更改,可这部影片她的戏份并不突出,况且,哪怕经过《大宅门》之后,她的演技又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她依然知道自己的表演还有着很多不足,在在这种重大的电影节中拿到关于演技类的奖项。
对她不想去电影节这事,姑姑无可无不可,都随她,只是宽姐那边不好说话,但让她意外的是,宽姐对此竟然没有任何异议,一口就答应了她不去电影节的要求。
“宽姐,你怎么这么好说话了,这可不像你。你不是一直嫌弃我的曝光度上不去嘛,这次这么好的机会你竟然白白放过,你该不是打什么其它主意吧?”对宽姐这么好说话,元翘翘反而不放心起来。
虽然明知道电话那边的元翘翘看不到,但宽姐还是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有些不耐的道:“是,我是希望你多点曝光度,但那是指在国内,而不是国外。
你又不是在国内功成名就了,要去闯荡好莱坞,如今你国内的基础还没有呢,就先别那么心大的想着名扬国际了。
至于我,对“墙外开花墙内不发芽”的情况根本不稀罕,所以,在确定你拿不了最佳女主角奖的情况下,你去不去柏林,我并不关心,与之相反,我更在意的是,如何赶紧将你在国内的知名度打开。”
数落完她之后,她话音一转,又道:“不让你去柏林电影节还因为我帮你接了部名为《玻璃,少女》的电影,剧本我已经给你寄过去了,如果没意外,用不了多长时间就开机了。
你要是跑去电影节呆了十几天,回来拍戏,连剧本都没看,角色没研究透,届时导演不满意,出了笑话岂不糟糕?
现在正是你攒口碑的时候,而且我在帮你洽谈资源的时候,一直说你敬业、演技好,你要是在这里给我漏了气,岂不是让我打脸?”
电话这头的元翘翘听了宽姐噼里啪啦这么一大篇子话之后,了然的点了点头,问:“只是这部电影似乎又是一部文艺片?”
“不错,又是部文艺片。”
元翘翘一直都知道宽姐在帮她接洽一部电影,虽然不知道电影的名字,可她记得是部商业片,怎么又变成文艺片了,忍不住道:“宽姐,不是说是商业片嘛,怎么又是文艺片,你一直盼着我出圈,可文艺片如果不拿奖的话,出圈的几率不大啊。”
“香江这几年虽然老一辈当红的影星大部分都隐退了,但还剩下不少,比如梅燕芳、郑袖文、杨牵嬅、……,还有新晋冒头的舒琦和张泊枝,还有歌手跨界的如莫闻蔚、梁永绮、陈慧临等等,你要和她们竞争,不是看不起你,也不是贬低我自己,确实没什么优势。
再加上,如今香江的电影市场大幅度减产,因此每年开拍的商业片也大幅度减少,而且商业片投资大,每部商业片,基本上都有圜宇、寰亚、嘉禾等香江大的影视公司的的投资。
所以,商业片中的女演员,要么是它们旗下的艺人,要么是和它们之间又利益和资源置换的艺人,要么是名气大,有商业价值的当红女艺人,你这三条,基本上都不占,想进去分一杯羹,哪是那么容易的?”
听了她这话,元翘翘顿时想起星爷去年十月开拍的那部《少林足球》来,原本她觉得那部影片对赵葳的加成不大,但听宽姐这个意思,她觉得她之前想法错误,早知道不是她想的那样,借着新远是该电影的主要投资方的背景,她把这部影片抢过来好了。
忍不住叹了口气,宽姐又道:“虽然文艺片如果不拿奖的话,出圈不易,是,以你现在的演技,拿奖的可能性不高,但就算不拿奖,也有出圈的,比如让张泊枝在圈里站稳脚跟的那部《星愿》就是文艺片,所以,你往好了想,焉知你不会碰到第二部《星愿》?”
自从还珠爆火之后,荧屏上涌出了N多清宫戏,但能达到还珠高度的一部都没有,还珠已经成了清宫戏说剧里的一部里程碑式的作品,所以元翘翘听了她这种宽慰之语,笑道:“梦倒是可以做一做,但还是现实一点吧,这种好事发生的概率太低了,和碰到第二部《星愿》比起来,我倒觉得拿奖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