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五溪蛮王沙摩柯-第2/2页





    注解:东汉时期马援将军进攻五溪蛮地

    这次战争,迫使东汉朝廷作出了迁郡废县的重大决定。据《溆浦县志》载:“后汉建武六年,废县,县界与夷接,为所攻破,至是移武陵郡东出治索县,遂废地,属辰阳。”这里所指的“夷”就是“五溪蛮夷。”也因为这次战争,才把武陵郡治搬迁到洞庭湖畔的汉寿,同时还废了郡治所在地的义陵县,把义陵县地划归辰阳管辖。这在东汉初期应该是一件重大的历史事件,从而标志建于汉高祖五年的武陵郡治与义陵县在溆浦彻底消失。

    由于这时期的义陵被五溪蛮夷所占领,朝庭在多次遣大军镇压无功而返的情况下,汉光武帝才下令伏波将军马援率中郎将马成、耿舒、刘匡、孙永等率四万大军征五溪蛮。为了这次进攻的路线,马援与所属部将有所争议。《马援传》载:“初,军次下隽,有两道可入,从壶头则路近而水险;从“充”则涂夷而运远。“②当时耿舒主张从“充”道,而马援主张从“壶头”。按耿舒的主张,应该是沿澧水而上,首先攻打五溪蛮首领相单程的老巢“充”县;马援则主张逆沅水而上,首先在沅陵、辰溪一带,打掉五溪蛮的主力,然后直捣溆浦,收复被五溪蛮所占领的武陵郡治义陵县城。从这里不难看出,这时的五溪蛮夷主力基本都集中在溆浦一带。故唐人李贤,李延寿注五溪蛮时说,当时的五溪蛮多在辰州界。由于这次战争,不仅迁走了武陵郡治废了义陵县,同时也改变了溆浦人过端午节的习俗。从此以后,直到唐武德五年重新把东汉划归原辰阳县的义陵县旧地,复制战国溆浦之名,重设溆浦县。

    从东汉初到唐武德五年,在这长达五、六百年的时间内,各代王朝都不在溆浦境内设县,这必然于溆浦境内,仍有强盛的五溪蛮夷有着密切的联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