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分析
“如果有银币会提高含银量然后涨价,这件事指的是崔尼银币的话,那么,杰廉所说的话可能不假。”
“为什么?”
“因为崔尼银币有理由提高含银量。我看看……就是这个,这枚银币叫做赫特银币。这是往南边走,在海边能看到的一座港口城市发行的银币。”
格洛丽亚接过赫特银币,打量起来,“这两种银币后面印的图案都一样的啊。”
在银币的背面,是麦穗与圣剑交错的纹章。
“是啊,因为他们都是弗洛利亚女公爵的下属,所以自然要印上女公爵的家徽。”
“原来如此……”
“总之,赫特银币的含银量也相当高,在市场上颇受欢迎。算是崔尼银币的对手吧。”
“货币战争……”
“没错!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并非只有派出士兵打仗。当外国货币席卷本国市场时,这个国家就等于打了败仗。只要外国的国王宣布减少货币流通量,本国的市场就会因此动弹不得。物品的买卖交易都少不了货币,这可说是整个国家的经济活动都被发行国控制住了。”
“也就是说,提高含银量的理由是为了打倒赫特银币?可是他们不都是弗洛利亚家的下属吗?女公爵应该不会允许自己的手下窝里斗吧。”
“因为对交易税的不满,或者对于外贸港区有了足够权势的忌惮,理由多种多样。”
冯特心想只要说到这儿,格洛丽亚自然会察觉到他想说的话。
“原来如此,为了防止与外界接触掌握了大量外贸收入的港区凭着经济发达的优势不听从管理吗?”
格洛丽亚果然察觉到了。
“所以如果杰廉是被女公收买,为了弗洛利亚家卖命的商人,那他这样做也说的通了。”
“话是这么说没错。那,咱们现在要去哪儿?是去大肆收购催尼银币吗?”
“既然已经知道是哪种银币了,那就应该调查一下。”
“去铸币厂?”
看到格洛丽亚一脸正经地询问,冯特忍不住笑了出来。
“像我这样的商人如果随意去了铸币厂,肯定会被士兵用枪给射杀,我们要去找兑币商,或者银行金库一类的地方。”
“去找兑币商的目的,就是去了解一下银币最近的状况。”
“了解状况,具体来说是要做什么?”
“货币如果有大幅波动时,一定会有征兆。”
“可是,货币的价值变动不是按照铸币大会颁布的条例更新吗?”
“是,但是也不全是。在铸币大会开始之前,各个能够发行货币的机构就会开始商议对策了,而且,远的国家距离铸币大会的会场会有两三个月的路程,难道要等到两三个月出去,再两三个月回来,这样一去一返半年后才开始调整新的货币的含银量吗?肯定不可能吧。当要大幅度降低含银量时,会一点一点慢慢降;要大幅度提高时,也会一点一点慢慢提高。这些工作会从铸币大会开始前大概半年就一点点的进行。”
“这样啊……”
看到格洛丽亚似乎没搞懂的样子,冯特清清喉咙,把存放在他脑海里,便宜老妈教过他的知识找出来,开始解说:
“所谓的货币啊,可说是建立在发行机构的信誉上的。货币本身内含的金银与等重的纯金纯银相比之下,很明显地,铸成货币之后的价值会比较高。当然了,货币价值的设定非常严谨,但货币是将原本价值没那么高的东西设定成有价值的东西,
这一切靠的都是靠发行者的信誉。再说,除非货币纯度有极大幅度的改变,否则难以正确得知纯度的实际变化,甚至连兑币商也不是清楚得知根知底。除非把货币熔毁,才能够知道其中的纯度。可是,因为货币是建立在信赖上的东西,所以每当有某种货旧币大受欢迎时,它的价值往往会超出其面额,反之亦然。也就是说,在市面上流通得最多的货币的价值会更高,比如喀布尔金币,它的含金量确实比起其他的标准金币高出了一成,可是这样的话最多他也就值450个铜币吧,但是它是金币交易的大头,市面上流通的金币三成是喀布尔金币,所以它的价值一直稳定在600个铜币。而造成货币受欢迎程度上下起伏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含金银量的变化,所以人们对于货币的变化会异常敏感。就算是得用天秤或眼镜才能够发现的细微变化,也会被人们当成巨大的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