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忽悠
“额,我就是用身体感觉的啊。我外公和我舅舅是出海捕鱼的渔户。我虽然不能跟着出海,可是每次暴风雨要来的时候渔船进港,各家固定各家的船,那个时候我去过几次。前天出去就是那个感觉,有这种感觉一般都下个三五天很正常。所以我回来准备一下,不然就太狼狈了”。
顾怀山一下子就愣住了,张着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一会才又道:“那你能说一下具体是什么感觉吗?”
“好吧,也不知道从哪说起。反正就是不好受,呼吸困难,皮肤往外渗汗。气短,嗯,很难受。”
“还有吗?”顾怀山又问。谈话变成了采访。
“还有就是,老是有风推你的感觉,忽前忽后,忽上忽下,风里夹杂着水珠。海浪的声音更低沉,比平常时间长。哦,还有风吹过去并不觉得有多凉,但起鸡皮疙瘩。”说完这些,梁天依旧扭着眉头,还在努力的回想的样子。
顾怀山暂时没有再问梁天,而是不动声色的敲了敲眼镜。直到梁天眉头舒展开才转换了一下方式道:“那么梁天,关于这场暴风雨你怎么看?”
“嗯?额!我基本上都是坐着看的。躺着的时候基本上都是在睡觉。”
“噗”。顾怀山一口气呛出了鼻涕。好在脑袋转开了没有喷到梁天身上。
“抱歉,刚才想事情。我觉得你应该是想问这次我凭经验能预测天气,而最高端的科技却做不到对吧?”梁天赶紧补充道。
“是的,聪明。”顾怀山点点头。
“我不了解科学技术是怎么被实现在实际应用上的,所以我很难回答你这个问题。但就像我现在参加的这个活动,我知道螃蟹和龙虾食腐,所以我把动物内脏放进去陷阱中,所以以后的每天都能吃到海鲜。”说完梁天讥诮的盯着顾怀山不再说话。
顾怀山见梁天不再说话,还另有深意的看着自己,一下子也没明白梁天的意思。便道:“不好意思,我不明白抓螃蟹和科学技术有什么必然的联系。”
梁天苦笑一下道:“你们这些科学家,能把卫星送到太空,所以不再去理解抓螃蟹的难处。可我现在扮演的是一个原始人,一个最最原始的人类,抓螃蟹对于原始人来说可能比你现在去遨游太空还要难”。
取下壁炉上烧开水的贝壳,梁天继续道:“海滩上那个笼子,对于那时候人来说,简直天方夜谭。那时候的人如果见到笼子网螃蟹的全过程,肯定会感叹如此精密的设计如此精密的想法肯定是造物神给予的赏赐,可是他放到现在就平平无奇了。尽管如此,可你去问问其他选手有几个能想到的”。
梁天讲述的语气平淡又具有故事性,顾怀山听的都很认真,于是开口顺着梁天问道:“那你的笼子有什么特殊的?”
梁天看了顾怀山一眼道:“笼子就是笼子,如果非要说它特殊,那就是螃蟹会自己往里面爬,然后进去就不好往外出了。特别适合我这种不能一直守在那里的情况,一天过去看一次就行。”
“怎么说。”顾怀山又问。
“从螃蟹角度出发,那个笼子坡度大,螃蟹一旦接触就会觉得一步顶两步,它急着爬出海面就会爬到顶,掉进去后想游出来,口太小它瞄不准,里面有食物它也不想想爬出来。退潮后,笼子内壁悬空,螃蟹也没那个本事出来了。”
顾怀山听的很起劲却也无可适从。只好又诺诺的问道:“你提螃蟹笼子是想表达什么……”
“呵,
你还真行,那时候的高科技,在现在就是不值一提的经验。所以科学技术研究人员,没有把经验考虑到科技的范畴里面”。
“唰”地一声。顾怀山一下子绷直了身子。然后激动的说:“梁天,你说的有道理啊”。
“半夜东风起,明日好天气”。
“雷轰天顶,虽雨不猛”。
“鸭子潜水快,气候将变坏”。
“这些科技里面加进去了吗?哪怕参考一下有吗?”梁天问道。
送走顾怀山这个不速之客。内心一阵波澜。心想这《人类的征程》真是一个好大的命题。难道真的要在这几个岛上发展出高科技?
毕竟后面的规程还没有发出来,现在他只了解过第一轮海岛生存的章程。只有发展到一定程度,或者能生存超过一年才能继续下一轮。
曾经是个死宅的梁天对这样在树屋生活丝毫不觉得为难。他斜倚在石头上。透过一个预留的缝隙,看着大海茫茫,听雨打芭蕉,泥土的芬芳,海风的气息。活像是只身一人,隐居于此。不知不觉小曲又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