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第99章
虽然基溶生活都是靠捡破烂过日子的,这活还能赚老不少钱。城里的老百姓条件慢慢地好起来,日常生活用具更新的比较快,废弃物越来越多,然而这活不是随便那个人能放下脸面就能去做的,只有像基溶这样的人,长期以来都是靠捡破烂为生的,已经没有了脸面,只要不偷不抢,大家也看习惯了,大家偶尔会劝他几句。基溶也习惯了,根本就不在乎大家对他有什么看法,说他好也这样,说他不好也这样,依旧我行我素,破破烂烂地过一天算一天。还别说,他真有好的地方,中河沿十二幢楼道里的杂物被他收拾的干干净净,就连楼下四周的杂物也都被他收拾了起来,大家真遇到什么不方便的小事情,叫一声还能听使唤,要拎个东西,或者甩个东西,一叫就应。多年的邻居,有点一下子过不去的沟沟坎坎,大家都帮衬着。然而,可怜他,又能怎么样,常人说,救急不救难。
大家在向阳伯伯门前闲聊着,旭东妈回来了,在向阳伯伯门前的板凳上坐了下来,对大家说“老邓这一关恐怕过不去了,刚刚碰到她女儿,说外地医院用救护车把她母亲送回到衢州家里来,现在正在回来的路上,什么毛病这么急着要走,她没说,我也没问。”
檀妈说“老邓的毛病就是这样,来的急,又去的快,估计能送到衢州来,肯定没有事了,只要这一阵能扛过来就行了,但每发作一次,她身体恢复的机率就越少。”檀妈说这话,多数也出自一种吉言。老年人有病尽可能在家里养着,靠住院治疗可能走的更快,人只要进了医院住院病房,医生肯定要例行一番的检查,五脏六腑检查个遍,没有毛病都会弄出毛病来,更何况是年纪老的人了。
淑珍的头又探出来了,说“以前老邓也经历过,这次应该没有什么大的问题,跟檀妈说的一样,只要能扛到家里来,这一关就能过去,有些医院里的医生主要是怕承担责任,有意把毛病说的严重,这种事情我们以前也不是没有见过。一年前我的一个亲戚因为爬楼梯太急,突然出现了气胸,打了120送到了医院里,经过抢救暂时得到了缓解,医生说应该及时住医院治疗,否则随时都会有生命危险。他想听医生的话不会错吧,还走后门,托关系弄到了一个床位,住院后就开始全面的检查,老年人,毛病肯定很多,住了一个星期的院,发现双腿浮肿了,医生说这是心功能,肝肾功能不全引起来的,想把我亲戚送到了重症监护室进行治疗,这我的亲戚就不同意了。家属不同意,医生也无法治疗,医生跟我亲戚进行多次的疏导,说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治疗,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危险,一定要我的亲戚签责任认定书,否则后果由病人家属自己负责。这个责任认定书我亲戚有谁敢签,于是就听医生的建议,送到了重症监护室,想不到,一进去就出不来了,前前后后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人就走了。”
栋君妈说“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医生也不能保治百病。”
淑珍说“你听我说完,还有后来发生同样的一件事,我亲戚的隔壁邻居半年后也发生了同样的情况,在公园里跑步,突然发生了气胸,也到这家医院里看,先到急诊室里进行了抢救,很快得到了暂时的缓解,医生也说了同样的话,要治好病必须住院进行治疗。病人自己不同意了,要治疗先在急诊室里,无非就是全面检查吗。医生当然听病人自己的意见,住院治疗跟在急诊室里治疗应该都一样的,医生也对他进行了全面检查,检查的结果跟我的亲戚大同小异,还都是老年病,双腿也开始了浮肿。医生对病人说,要治疗必须到住院部,因为急诊室里的条件不允许长期进行治疗,这是有相关的规定的,如果不到住院部治疗,急诊室里不能再接受了。病人有了我亲戚的教训,当天就出了急诊室,临离开医生的时候让医生开了一些必备的药,就在家里养着,过了一个月就好了,现在还经常在公园里散步,跑步不再敢了。伟人说过,医生的话信一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