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百万贯



待到了地方,  明远……

        “师兄,这就是你说的……绝好的赏月去处?”

        ——就这?

        他们两人正立在开宝寺门前,只见山门洞开,  露出寺后黑黢黢的一座雄伟宝塔。

        开宝寺是坐落于汴京内城北面的一座皇家禅寺。昔日这里曾经坐落着开封城畔最为有名的景观之一,“灵感木塔”。

        当年主持建造木塔的人,正是连将作监李诫都景仰的名匠喻皓。据说灵感木塔建成时塔身向西北方倾斜——据说这是喻皓故意为之,因为木塔太高,容易受西北风的影响,所以喻浩将木塔修得向西北方向倾斜,让塔身得以稳定。

        果然,在后来的五十年里,在经年累月的西北风吹拂之下,  灵感木塔的塔身渐渐归正。

        然而连喻皓也没有料到的,  是灵感木塔在庆历四年被雷火击中,彻底焚毁。

        在皇祐元年,  仁宗皇帝下旨,仿造灵感木塔的式样,  重修开宝寺宝塔,  只不过材质被改为铁色琉璃瓦。因为颜色太接近铁铸的物品,  所以被汴京百姓亲切地称为“铁塔”。

        开宝寺铁塔是一项大工程,  从皇祐元年开始到现在熙宁三年,  已有二十个年头,这开宝寺琉璃塔,其实还未建完。

        此时此刻,  明远与种建中两人,  来到开宝寺铁塔脚下。

        “师兄,  你确认,  这里能登塔赏月。”

        种建中挠挠头“是啊……苏子瞻公是这么说的。”

        明远听见苏轼的名字就觉得脑后有汗。

        “他是不是还说了,让你上门邀我赏月,见到我就说‘啊,原来远之亦未寝啊1!’是不是这样?”

        明远将苏轼的语气和神态模仿了个十足十。

        种建中点点头,明远便哭笑不得。

        原来是苏轼在他们两人之间奔走做和事佬,出的却是这样的“馊”主意。

        到了塔下,种建中见有僧人在此值夜,便报了苏轼的名字。

        那僧人竟真的点了点头,递给两人一盏灯笼,指点两人上塔,并且提醒他们小心火烛。

        当下种建中走在前面,沿着塔身内层与层之间搭起的木梯拾级而上。明远站在下方,举着灯笼,让柔和的光芒笼罩着塔内这一方小小的空间。每当种建中身手矫健地攀上一层,他就将灯笼递给种建中。自己紧跟其后,在种建中手中灯笼的照明指引下,手脚并用地爬上一层。

        原来,这座琉璃砖搭建的高塔,整个建筑结构已完成,仅剩最上一层塔顶的飞檐斗拱和塔身每一层外围的勾头、滴水等物还未完成。

        塔身内部的佛龛还都空着,原本应当供奉在此的佛像此刻还在开宝寺的其它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