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23-第3/5页
徐秋叶是连辨认都法子都行不通。
她尝试用英语跟他沟通,给他介绍今天的茶种,问他想喝什么茶?
可对方指指自己,又冲她摇摇手,嘴里说着完全听不懂的话。
徐秋叶:“……”
打、打脸了,确实有亿点难沟通。
恰逢赵迅这个时过来,他身后跟着七八个人,似有本地人也有归侨。许是暴晒完,他的脸映入阴影处,直接变成了小麦色。
赵迅看出徐秋叶犯难,上来便解释:“他说他不要普洱茶,其他都可以喝,嫂子,你给他装碗绿茶吧,加糖,这货喜甜。”
“哦哦。”徐秋叶赶忙去装茶。
那名归侨感激地看了赵迅一眼,接过茶后才又走开。
赵迅解释说:“他从古巴回来,没有同伴。爱喝茶,但对普洱过敏。”
徐秋叶比了个大拇指:“佩服。”
她对所里的华侨构成又刷新认知,就算21世纪,古巴对她而言也是个陌生国度。
何况交通枢纽不完善的在70年代,从古巴回到国内,光是航线和花销就是个大问题。
那位古巴同志,勇气可嘉!
“不对呀。”徐秋叶问他,“那你们平时怎么沟通?”
赵迅挑了碗茶,边喝边说:“古巴讲西班牙语,嫂子你可能没听过,但录哥听得懂,工作的话够用了。而且那同志就是口音太重,来劲了我也经常跟着他俩学呢。”
他真觉得陈白录就是知识狂魔,各国语言听进耳朵里都跟普通话似得。
赵迅探两口茶温,眉毛一动,“终于有不烫茶喝,跟着这群家伙,我喝烫茶都快喝出溃疡来。”
徐秋叶笑着看看身边噘嘴的送茶工,格出几份最先盛的:“那你们喝这些。”
太阳渐渐下山,到了六点半,徐秋叶把工具和木推车收拾好。
原来茶碗和茶桶这些是要被他带回茶行,而木推车难运送,都是放在农研所,到点了再推出来。
送茶工离开前告诉徐秋叶:“老板说明天我只需负责送茶,剩下的便交给你。”
徐秋叶应承下来,她看了看手头的家伙:“可能要麻烦你跟老板说,让茶馆备多套茶工具,轮着来回。还有茶碗似乎不是够,能拜托茶大哥多拿几个吗?”
她看见这茶还有留底,倒不如让周围种田的庄户人也解解渴。
送茶工本来心有不虞,这份工作本来是他干到底,现在被分工细化,工钱自然少半。
可见徐秋叶胆大心细,又不由得生出几分佩服。
算了,谁让他文化不高,又粗枝大条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