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19-第2/4页
公安机关来执法的这天下午,徐秋叶被迫跟在徐母屁股后面团针线,几个邻居老妪也手执针线,在树下纳凉闲聊。
雨季过后,天气热得非凡,蝉声叫破天际,徐秋叶坐在那,耳朵任由它鞭笞。
“没想到胡场那么坏,那李家多可怜,我都听同村的人说了,家里穷地都没米下锅!”
“看岔眼了呗。可老狐狸要耍心思,咱们斗得过吗?”
“倒是那陈老伯,死性不改。俺都怀疑家里上个月丢的鸡是不是他偷走的。”
“嘿,怪道我老觉少了什么,我家的鸡爱在外面下蛋,可老不见蛋影儿,杀千刀的,敢情也是他拿的?”
“”
徐秋叶听得啼笑皆非,第不知道多少次挠后脑勺,想逃遁离开。
徐母分神儿瞟大闺女一眼,冲她道:“你要想去就去,不用在这帮我。”
徐秋叶歪着脑袋:“您知道呀?”
徐梅芳当然晓得,小两口这些日子没少为这事来回奔走,尤其是大闺女,眼底的乌青重了,气色也不似从前好,别人不知,做娘的总能一眼看出。
闺女懂得施恩,徐梅芳这时也生出一种与有荣焉之感。虽然大闺女看似什么干了,却又好像什么都没干。
好在苍蝇没了是好事,总归不是瞎忙活。
“你想去李家,篮子里的鸡蛋拣五六个过去。”徐梅芳停下手中活计,叮嘱里带着叹息,“他们也不容易。”
徐秋叶开心道:“你不怪我上次把你的鸡蛋拿走啦?”
徐母:“再叨叨我后悔啦!”
头回徐秋叶去白叟村,提走的是徐母从小县带来的鸡蛋。
两人领证,徐母本打算做红鸡蛋给邻居发发喜气,谁知这小毛驴子不知好歹,气冲冲地就拿去送人,换野菜,气得她连着牙痒痒好几晚。
这话引起身边的妇女注意,大家七嘴八舌插进话来。
有位老奶奶道:“秋叶闺女,我家刚拔了红薯,你等我给你选箩筐一同带过去呗。”
又有人举手:“我家去年稻收还留了些米,拿去煮粥吃。”
“我家有玉米,也送些去。”
“那么多东西人家提不了,秋叶闺女,要不俺跟你一起去吧!”
仿佛有激流在心中涌过,徐秋叶一一道过谢,把东西搬在手中,说路程遥远,她自己过去没问题。
树下的老妇阿奶瞅见这幕纷纷感叹,直夸徐母福气好,家庭和谐又子女得福,简直把徐梅芳从头到尾都捋顺了。
徐秋叶正大包小包赶着下村时,刚好与从屋里出来的陈白录碰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