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四方烽烟 上-第2/3页





        “那江南就交给你了。泰山贼造反席卷青徐,似乎也有三品修士在其中。老王,你怎么看?”

        “我无官身,不过一届教书先生,能怎么看。”王安民摇摇头。他年纪最大,早就卸任。只不过官场上还有很多他的学生家人,青州徐州基本上都被他控制。当年科举没停之前也是他做主考官,成功让九成五的功名都落在世家大族头上。

        所以他这么说,只是让大家都想笑。

        “好了。”袁兴邦有点不高兴:“你们不就是看朝廷开始乱了开始起小心思,想争一争帝位吗?谁不知道啊。但我身为宰相,袁家身为皇族之下最大一族,我都不急,你们急什么?”

        “你们不知道,争这个是要掉脑袋的吗?大夏朝五个二品,还有诸多人杰。最后就只有一个胜利者。真的比如今的局面要好?”

        “现在我们还可以有萧家人帮忙居中调和。但实际做事不是我们五家关上门商量着来吗?当个名义上的头有那么重要?”

        袁兴邦一段很有道理的话,让在场的野心家们一时无言。

        然而这些兴邦定国安民的忠良之辈。

        口中却压根没有提到什么百姓,只有肆无忌惮的权力与利益交换。

        肉食者鄙,不外乎如此。

        此时幽凉并外寇并起,南方东方叛乱不断。益州川蜀之地与外隔绝。连洛阳城外都开始有人饿死。

        但在这些二品修士看来,天下却依旧是他们的天下。

        些许叛乱,只要大家亲自出手去解决一下那些小问题,有如何能威胁到他们呢?需知,他们都是一人可灭国的人间仙,地上神。

        那些不做安安饿殍,犹效奋臂螳螂的家伙。等到二品武者亲自出手,又能有什么作为?

        “再怎么强大的人,只要还具有社会秩序,需要他人来满足自己的**。就不可能是真正的神仙。”草原上,同乘一匹马的吴辉对怀里的李晓月解释自己造反的计划。

        武力可以解决很多问题,却不可能解决一切问题。再强又如何,我都要饿死了,害怕你砍死我不成?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所以要在敌人武力的威逼下发展民生,重建秩序。然后在强大的守旧势力中左右逢源,这些家伙绝非铁板一块。

        只要有足够的时间,有合适的制度体系和庞大的基数在。他们这些起义军中自然也会出现强者。

        几个家族的人口如何比得过全天下的人口?

        所以吴辉的准备归根结底就是那一句顺口溜,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最后一个称王其实是指不急着打名旗号与其他人正面对抗。

        老刘的做法几乎是与这个口诀背道而驰,所以大家都说他时机选得不好。

        但看着那么多人死在路边,刘当仁真的是忍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