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百鸟-第4/6页





        赵三在城中寻摸了半日,好容易才在城墙边一处角落找到了赵老夫子。却见他捋着胡须仰头晃脑,正对城墙边的几张布告大发议论。旁边有几个青衫的年轻儒者将老夫子围得水泄不通,却是纷纷点头,不时赞叹。

        赵三随意一瞥,登时心下了然——这位老夫子隐居太久愤世嫉俗,对衡阳王那是大为不满,往往开口就是什么“乱臣”、“独夫”,说起来实在颇为吓人。而今大发议论,估计又是殿下的什么布告搔着了他的痒处。于是他赶紧低头匆匆挤入,无视了耳边那一堆“文法粗鄙”、“浅薄可笑”的怪词,叉手向老夫子深深行礼,说了自己的来意。

        老夫子倒是很给面子,听到赵三的意思后伸手便接过了白纸,只是照例又有一堆嘲讽:

        “想必这就是‘问政于民’的伎俩了!”他挥舞着白纸,语气尖刻:“用这样的小巧手段涂脂抹粉,真真是可笑。茶米油盐醋这样的小事,难道就能掩饰谋夺尊位、戕害名士的大罪么?他想以此遮掩,却不知神目如电,不容虚枉,不说你我这样的读书人,就是我身边这位猎户赵力士,那也是决计不会附逆,与衡阳府有什么瓜葛的——”

        说到此处,周边儒生轰然称是。赵老夫子兴致一来,随手便将赵三扯了过来,开口问他:

        “赵三,我说得对不对?“

        赵三听得是一头雾水,但心想老夫子所说必定不会有假,于是恭敬点头:

        “是的。“

        赵老夫子愈发开怀。他拍了拍赵三肩膀,却又随口问上了一句:

        “你是从哪里来呀?“

        赵三赶紧叉手作答:

        “上禀先生,小的是到学校接女儿呢……“

        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城墙脚便是一片寂静。刚刚欢笑的老夫子乃至儒生,不知为何突然闭上了嘴,脸色也极为难看。

        眼见着赵三一脸茫然,老夫子终于哼了一声,展开白纸随便一扫:

        “我倒要看看——“

        要看看什么,那是谁也说不知道了——因为赵老夫子忽的两眼一翻,已经直直栽到了地上。

        ·

        虽说在视频通话时下决定下得斩钉截铁,甚至丝毫没有给齐王反应的时间,但等结束视频后开会具体落实,那才是千头万绪,让每个顾问都大为头痛。

        概括而言,由王治推出的方案是极为直接粗暴的——在太监逃离军营之后,现在已经无法中途截击;为今之计,只有迅速控制徐州,在终点设下埋伏。控制徐州当然不算困难,但夺取重镇必然引发北朝激烈反抗。既然疫情下绝不能大动干戈,那干脆推齐王上位来个里应外合,兵不血刃控制住整个局势。

        整个方案听起来非常美好,甚至执行也不算困难。但真正上会讨论细节时,才终于有人清醒过来指出毛病——扶持齐王上位很简单,但扶持之后,该怎么给现代方面交代?

        简而言之,你一个共和国派出的驻外机构,怎么就一句话册封了个皇帝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