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隐隐哭声
凛凛北风,冰寒刺骨,正是入冬前后。
德安府,姜家寨。
姜海晏清晓起床,发现母亲竟破天荒地煮了一锅白米饭,不禁心花怒放,喜气洋洋。
秋收时节,德安府知府来兴国套用各种名目,在德安府境内横征暴敛,姜家寨同样饱受其害。
姜海晏家中,余留下来的粮食,已是不多。
按照父亲姜启表的筹划,一家只有在过年那几日方能吃到白米饭,不然便熬不到下一年。
姜海晏时年未满九岁,思虑单纯,不问今日有何特殊的地方,自顾着扒起母亲给他盛满的米饭。
一碗吃光,碗上黏的米粒都被舔得干干净净。
母亲见他意犹未尽,显然是没有吃饱,便招呼道:“锅里还有一些,你自己去装。”
“好!”
姜海晏飞快奔到锅边,见铁锅底部,果然还留有一碗有余的分量,伸手就要去拿饭勺。
手刚伸到一半,他却又停了下来,转头问道:“爹爹呢?”
母亲回道:“他早已吃过,出门去了。”
姜海晏迟疑了片刻,将饭碗搁下,道:“这饭煮得硬硬的,我不吃啦。”
母亲对他的小心思了如指掌,笑道:“这是你爹爹特地留给你吃的。”
姜海晏眼珠子一转,用小手抓起把白米饭,包作一个小饭团,道:“这下子够啦。”
说着,他便要出门。
母亲连忙问道:“你要到哪里去?”
“先生家啊。”姜海晏理所当然地回道。
先生,是指寨子里的教书先生,名唤陆九通。
陆九通是寨子里唯一一户外姓。约是在十年,他带着独子辗转流离,来到姜家寨。
——彼时姜海晏尚未出世。
其子随后在姜家寨娶妻,并生有一女,于是陆九通一家便定居于姜家寨,再未离开过。
因陆九通是个秀才,寨子里的人敬他是个读书人,就请他当教书先生,不求教导出秀才,让寨子里的孩童识字亦是好事。
姜海晏自四岁左右开始,便去往陆九通家听课,除去节日,风雨无阻,至今已是四年有余。
读书学字原是正事,母亲却道:“今日先生有事在身,不教课,你不用去啦。”
姜海晏不禁问道:“先生有事?是什么事啊?”
“陆先生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