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第3/4页



        他们倒是一个个赚的盘满钵满,却苦了百姓,苦了朝廷。

        朝廷收不上税,国库空虚。

        一旦发生天灾,朝廷可能连赈灾的粮都拿不出来。

        而一旦这些受灾百姓饿极了,不造反才怪。

        淮南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天灾面前,百姓是最无助的。

        豪绅富商们可以跑路,可这些一辈子靠种地过活的百姓能跑哪去?

        最终,只能沦为流民,甚至流寇。

        待杨清他们说完,萧云才看着他们,心平气和道:“老尚书,夏元惟,你们一个是户部尚书,一个是户部侍郎。那朕问你们,太祖时期,在册农户有多少?而今,在册的农户又有多少?”

        身为户部官员,管着天下钱粮和户籍。

        若连这个最基本的问题都答不上来,那萧云就要发火了。

        杨清瞬间皱眉。

        他上任不久,对此还真不胜熟悉。

        不过夏元惟却清楚,他立马起身道:“回陛下,我朝太祖时在册农户七百八十二万户!现今,最近一次统计,乃是天德七年,臣记得乃是三百九十万户!”

        轰!

        杨清、阎世书他们听到这组数据后,顿时瞠目结舌,惊讶不已。

        他们都不是傻子。

        此数据一出,立马就意识到这里面存在着巨大问题。

        自太祖建立大胤到现今,已两百余年。

        两百年间,虽偶有战争爆发,可大环境还是比较稳定的。

        如此情况下,按说人口应该是越来越多才对。

        可为什么在册的农户却比太祖时还少了近一半呢?

        有的人死了,但没有完全死……

        无尽的昏迷过后,时宇猛地从床上起身。想要看最新章节内容,请下载,无广告免费最新章节内容。网站已经不更新最新章节内容,已经爱阅app更新最新章节内容。

        他大口的呼吸起新鲜的空气,胸口一颤一颤。

        迷茫、不解,各种情绪涌上心头。

        这是哪?

        随后,时宇下意识观察四周,然后更茫然了。

        一个单人宿舍?

        就算他成功得到救援,现在也应该在病房才对。

        还有自己的身体……怎么会一点伤也没有。

        带着疑惑,时宇的视线快速从房间扫过,最终目光停留在了床头的一面镜子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