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天定好命
薄暮的夕阳余晖淡淡地普洒在青牛观的飞檐之上,给眼前这一片晚景增添了几分朦胧,甄观主放下手里的经书起身。
“师父,你今晚还要去上清宫吗?”小道童问道。
“我就住那里吧,如今天干物燥,你们看好灯火。”甄观主说道。
小道童应声是,一面提灯笼随行,山路弯弯,一盏昏灯,寂寞的向上攀援。
上清宫还是那个上清宫,吱呀开门的还是那个道童。
按照习惯,甄观主亲自去秦乐的住处转了转问道:“今天擦拭过了吗?”
“擦过了,这屋子里的花还是新换的。”道童说道。
甄观主点点头道:“记得日日如此,这样屋子里才有人气,免得公子回来了,住着不好。”
道童应声是,心里又觉得有些没必要,公子才走呢,哪能这么快回来,更何况是被外祖家接走了,忍不住问道:“师父,秦公子还会回来吗?”
秦家对他这样不好,被外祖家收留不是正合适,还回来做什么。
甄观主没说话。
几十年的时光里没有这个公子的存在也没觉得如何,为什么这个公子在这里不过两个月的时间,再消失就心里空落落的,就好像失去了主心骨一般。
一个被秦家弃养在道观的少年,竟然被自己当成主心骨,说出去都好笑。
甄观主摇摇头笑道:“他回不回来,这里都是他的家。”
道童哦了声一想那倒也是,这上清宫到底是秦家的产业。
师徒二人转身关门出来,外边的山门被敲响了。
“师父,金刚岭道观的人送信来了。”
金刚岭道观?
甄观主愣了下,这么晚了?出什么事了?
屋子里甄观主就近灯看完了信,神情复杂叹口气道:“我不是说这两个孩子心眼多,让你们多留点心看着点吗?”
来人是个中年道士,也叹气说道:“是,一开始是留心的,可这两个孩子挺老实的,功课也认真,做事也吃苦,也并没有说自己身世如何可怜,踏踏实实的,就…谁想到竟然突然跑了,还偷了观里的香火钱,那可是我们过冬的积蓄啊。”
“活该,别指望我给你们过冬的钱。”甄观主没好气的说道
中年道士带着几分讪讪嘿嘿笑道:“师叔,我师父不是这个意思,就是来和你们说一声。”
甄观主哼了声说道:“我还不知道你那师父的鬼心思,两个孩子大半夜的能跑多远?你们都找了吗?”
“找了,方圆几十里都找了,一点影子都没,真是奇怪了,要不然就是被狼叼去了。”中年道士说道。
甄观主看着手里的信没说话,琢磨着要不要给秦乐递封信,又想到走时也没留地址。也没法送信。
“时候不早了,你先去山下歇息吧,跑了就跑了吧,也没别的办法,不是咱们赶他们走的,而是他们自己要走的,生死由命吧。”
中年道士应了声是,想到什么又站住脚。带着几分讨好的笑道:“师叔,听说你们这里的点心大为有名,不如我走的时候拿点,好在我们那边也宣扬下?”
甄观主呸了声,一副就知道你们什么心思的神情。
“没有没有,不用不用,我们是道观,又不是点心铺子,宣扬什么。”
……
晚秋的夜色抹去了最后一缕残阳,深深夜幕快速的落下来,山风阵阵,树枝摇曳。
漆黑的夜色里,终于看到两盏灯笼,车队人马都松了一口气。
“公子,公子,到驿站了。”婢女高兴的说道,看着车厢里裹在锦被中的少年。
“已经这么晚,不如干脆赶路好了。”钟管事和韩四爷说道。
韩四爷自然愿意,来的时候他们就是这样日夜不停的,回程带上这个少年走的慢了很多。
“你去和那秦公子说。”
“我?还是四爷您去吧。”钟管事忙摆手
这一路行来,钟管事几乎从不出现在秦乐面前,韩四老爷自然看到了,再联想到在道观的事,他自然看得出,这秦公子不怎么喜欢钟管事,或者是,不喜萧家?
“我们这个表公子从小就古怪,也就听我们老夫人的话,是他老人家从小照顾大的。”钟管事似是随意感叹说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