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谈判3-第2/2页



   唐德勇指导书记员后,再转向约翰二世君臣,要其确认协议内容。

   “九十九年?”约翰二世君臣开始嘀咕起来。

   “是的,必须是九十九年,因为我们将会在租界进行大量投资,时间太短,谁愿意进行大量投资呢?”耶律六斤再次充当了谈判先锋。

   唐德勇觉得耶律六斤很厉害,该说的话,说得恰到好处,跟自己配合很默契。

   “要吸引这些投资,就必须符合我国商人对租界综合因素评估,所以,你们都懂得,每个商人投资都希望获得超值回报。”

   “我们必须为他们营造这种投资环境!”

   耶律六斤继续阐述道。

   阿克苏赫对约翰二世点点头,表示可以答应,因为他判断,在短期,东罗马帝国是无法战胜中国人的,与其现在做无谓的争执,不如尽快向中国人学习,等强盛以后再徐图改变。

   这是阿克苏赫在对外关系上的现实主义思想。

   约翰二世又看了一眼拉文纳,最终答应了租界期限九十九年。

   唐德勇制定的谈判策略就是:先易后难。

   “为了减少商队护卫武装对君士坦丁堡和东罗马帝国的骚扰,我们只会在租界保留一个营的护卫武装力量。”

   唐德勇一副我为贵国着想的表情,把驻军权的概念偷换为保留护卫武装力量。

   约翰二世君臣居然认为这是中国人不为己胜的做法,这就是时隔近千年,在价值观上的认知差异。

   驻军权很快就获得了约翰二世君臣的通过。

   然后是中国人在租界拥有独\/立的政治自主权,以及治外法权。

   约翰二世君臣认为中国人在租界内自然是自己管理自己,不受东罗马帝国的管辖是事实上现实状况,这毋需讨论。

   只是中国人享有治外法权或者领事裁判权,这有点欺负人啊!

   中国人在东罗马帝国违法犯罪,只能由租界的法院进行审判和裁决,这太憋屈了!

   “皇帝陛下,我认为贵国在这个问题上纠结是不明智的,华夏文明优越于罗马文明,这是不争的事实。”

   “它体现在文化传承的载体上,比如纸和笔,东罗马帝国还处于蹒跚学步的孩童时期。”

   口口伍陆彡74彡陆7伍

   “中国法律在东罗马帝国的法律实践活动,是对罗马文明的促进,是一种进步,将会丰富和促进东罗马帝国的法治思想的进步,而不是你们所担心的国家情绪或情感问题!”

   “过分在乎民族情绪和情感尊严,本身就是弱者的思维,和落后的表现。”

   “我希望你们能先于贵国国民,进行自我突破和升华。”

   唐德勇巧舌如簧,总是在逻辑上偷换概念,约翰二世君臣被忽悠的晕晕乎乎。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