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橡胶和算计-第2/3页



   今年若非海汉人扑买(租赁)一百万亩皇庄土地,在种子上赚了些钱,再加上工商业发展迅猛,赋税充裕,内帑早就揭不开锅了。

   如今一看三个妹婿带来了投资指标,心里没有想法那是不可能的,按理父子一体,这三份投资指标应该纳入内帑方才合理。

   皇室家族人多事多,逢年过节都要颁发赏赐,哪一样不要钱,虽说皇庄扑买给海汉人了,收益比以前高多了,但是现在海汉商品出来了,兴起了一股风潮,皇室成员成了消费的时尚达人,赏赐份额自然也水涨船高了。

   皇宫内帑几次投资机会都没有抓住,这次投资海外钢铁和能源的机会实在难得,连方正耿介的李若水和宇文虚中都出手争夺了,何况自己有三个海汉妹婿,无论如何都不能与投资机会失之交臂。

   但是,老爷子却想独占投资指标,这如何是好?

   而赵构已经成年,早就在宫城外开牙建府,投资赚的钱自然归自己所有,如今三个妹婿有三份投资指标,本想厚着脸讨要一份,但老爷子却要吃独食。

   看来是很难从老爷子嘴里把肥肉掏出来了,如果老爷子把投资指标给了他,除了赵桓,毕竟他上面还有五个哥哥,都来向老爷子要,老爷子就会落个厚此薄彼的说法。

   看来只能从三个妹婿身上想办法了。

   赵构能做如此想,赵桓也是这么想的。

   说起来赵佶真是个播种机器,一共生了三十一个儿子,二十九个女儿。

   这个父亲还真是难当,如今已成年(加冠)的儿子,除了赵桓和赵构,次子和四子早殇外,还有赵楷、赵枢、赵杞、赵栩、赵棫,都已经出宫开牙建府了,这投资指标给了任何一个儿子,一碗水就端不平。

   赵桓喝完杯中热茶,又主动将茶杯递给粟晓明,有些难为情地说道:“晓明啊,为兄有个不情之请?”

   “大哥但说无妨!”粟晓明一看这情形,心里便猜到了赵桓要说什么。

   “晓明啊,你与唐德勇级别相当,作为同袍(战友)交情不可谓不厚,能否跟唐德勇说说,多给皇宫几份投资指标,内帑匮乏,缺乏生财之道,还有那么多弟弟妹妹尚未成年,开牙建府,嫁资妆枢都要用钱,为兄这家颇为难当啊!”

   赵桓一番话说来,饱含浓浓的友悌之情。

   “大哥的友悌之情让人感动,要说这投资指标可让我等为难了!”粟晓明知道自己不能破了规矩去求唐德勇,所以婉转拒绝道。

   “不过,大哥何必非要这投资指标呢?其实还有很多项目可以投资的,比如橡胶,这个项目绝对大有可为,目前还是独家生意,总收益绝不会低于投资海外钢铁和能源项目。”

   粟晓明知道华发会就是要忽悠大宋君臣走出大宋的一方小天地,参与华夏大航海时代,所以抛出了橡胶项目。

   赵佶、赵桓、赵构父子三人一听,都瞪大了眼睛,“什么橡胶项目?”

   刘兴俊和陈卫抿嘴微笑,晓明哥也学会忽悠人了啊!

   “九哥不是有个自行车厂吗?车胎本来应该使用空心橡胶轮胎的,但是现在用的是塑料合成实心胎,舒适性可比橡胶轮胎差多了。”刘兴俊抢过话茬说道。

   “难怪我厂的自行车,不如你们海汉人的自行车骑着舒服。”赵构有些愤愤不平。

   “我们的轿车、越野车用的都是橡胶合成轮胎,只要搞工业就离不开橡胶,这个生意现在还没人做,大哥和几位哥哥可以自己投资,做独家生意不更好吗?”陈卫也捧哏道。

   “哈哈哈,老夫欣慰之极,天赐三个海汉女婿,哈哈哈!”赵佶首先开怀大笑,三个女婿就是三个宝藏,海外人的赚钱玩意儿,尽入老夫彀中。

   赵桓和赵构也跟着开心傻笑。

   “晓明,这橡胶出产于何处?”赵构急于知道橡胶的出处。

   “橡胶产自南美洲的橡胶树,割开树皮就可得生橡胶,加工后即可得熟胶,熟胶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南美洲在哪里?”

   “在太平洋东岸,距大宋两万多里,有动力轮船两三个月就到了,先割胶,然后把橡胶树挖起来,移植到吕宋、交趾、蒲甘即可。”

   “啊?这么远吗?”赵桓惊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