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六镇故地(下)



  且不提李三娘如何胡思乱想。



  杨遇安跟尉迟恭热情攀谈一番后,便转入正题:“太子殿下说豫章王与杨秀也来到此地?”



  “好叫杨千牛知晓,豫州王两日前便派人来朔州打点上下。”尉迟恭低声道,“据说是让州府发文通缉一名为‘种花客’的人犯。”



  果然如此!



  杨遇安心中毫不意外,同时暗暗庆幸自己先前足够谨慎。



  否则走不到州城就要被沿路官兵堵住。



  “那杨秀呢?”



  “那位倒没有派人入城。但在下打听到江湖上来了一号叫万大郎的人物,到处重金悬赏种花客。”



  走不了白道就下黑手么。



  杨遇安微微点头,对于眼前局势大致有数。



  尉迟恭又道:“不过那两位彼此也在相互掣肘,只要杨千牛手脚快些,不难突破他们的封锁。”



  “我明白了。”杨遇安拱手道,“此地到旧武川镇所在的大青山仍有三四百里路途,敬德有没有办法护送我过去?”



  “如何没有?”尉迟恭咧嘴道,“某就是为此事而来的。在河套跑马之地行走,光有官府背景可不够,还得懂如何跟突厥人打交道!”



  “那便有劳敬德了!”



  ……



  “四叔走到哪了?”



  杨暕在州府中吃着早膳,询问打探消息归来的亲卫。



  “庶人杨秀的人马被咱们的人堵在城外,似乎打算直接绕城走山道。”亲卫躬身答道。



  “呵呵,若走山道的话,他怕是赶不上祖地祭典了。”杨暕轻蔑一笑,“可惜四婶不在了啊,否则本王念在四婶份上,倒是不妨对他网开一面。”



  亲卫眼观鼻鼻观心,只当自己没听到最后这句。



  “那种花客呢?”杨暕又问。



  “种花客……”亲卫语气迟疑,“昨日出城,应该还未到大青山。”



  “我当然知道他还未到大青山,隔着好几百里地呢!”杨暕笑骂道,“关键是他现在人到哪了?咱们能不能逮住他?”



  “恐怕暂时不能。”亲卫低头不敢直视杨暕,“他出城不久,我们的人就跟丢了。”



  “有此地州县官吏相助,这都能跟丢?!”杨暕停下手,满脸不悦。



  “太子给他安排了一个厉害的向导!”亲卫赶紧解释,“那人跟突厥各部都能打上交道,一旦混入突厥人中,我们便不好靠近跟踪了。”



  “太子久处京师,在这边的眼线比咱们多!”



  “杨昭……”



  杨暕咬牙切齿,目中闪过寒光。



  “宗正寺那边呢?有什么说法没有?”



  “殿下放心,寺卿已经放话了,若是太子亲至,宗正寺自然全力配合,但若来的是不三不四的人,那就另当别论了。”



  “不够。”杨暕摇头道,“祭祀本就是幌子。那种花客身手了得,完全可以强行突入祭祀场所,触发先皇布置手段进行宝物认主考验。”



  “通知本地州府,跟突厥人借兵!”杨暕斩钉截铁道,“咱们快马加鞭直奔目的地,然后布下铁桶阵,让他无法入内!”



  亲卫闻言面露惧色:“殿下这招釜底抽薪虽然甚妙,但就怕突厥人动静闹得太大,让至尊知晓,不好收场啊!”



  “本王当然知道不好收场!”杨暕咬牙道,“但这是我唯一可以翻身的机会!我没有储君之位,若再失去先皇留下的宝物,将来杨昭继位,最好的结局,也不过跟四叔一样,贬为庶人!”



  “太子素来仁孝,不至于如此……”亲卫劝道。



  “至尊当年做晋王做太子的时候,何尝不是以仁孝着称?”杨暕嗤笑连连,“将心比心,若我是太子,又岂能容忍卧榻之侧有他人酣睡?必欲除之而后快!”



  “属下明白,这就去办!”



  ……



  “杨千牛,大事不好!”



  尉迟恭匆匆闯入帐篷。



  “怎么,突厥人反悔,不护送我们去大青山了?”



  杨遇安见他神色慌张,挑眉问道。



  “我跟这个部落的族长有过命交情,倒不至于出尔反尔。”尉迟恭见杨遇安始终安坐如山,便也稍稍定神,“只是听他们说豫章王跟他们可汗约好一同出塞狩猎,目的地正是大青山的六镇故地,我猜他们打算直接堵死山路,不让我们入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