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章 北进边塞黑水城(2)



沿着着长城西行,秦烈率领玄机亲卫军,与刘光世所部朔方军,不日便抵达银州城。而项充所部的两万城卫军,这次就是出京转了一圈。这不秦烈前往银州之前,就安排项充率领城卫军,返回汴京而去。因为前往漠北,秦烈根本不需要这么多军队。事实上秦烈就集结了手中的三支骑兵营,外加武松、鲁智深的破阵营。林冲、秦明所部锐士营,改编为凉州军,今后将常驻肃州。秦烈准备在肃州,提前把嘉峪关建立起来,为进一步探索开发西域,作为桥头堡。秦烈的目标,是把大宋的版图,西扩至葱岭,东扩至东瀛、高丽各岛。南至安南各岛,北至黑龙江北岸,呼伦贝尔湖,这片超过一千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但要想完成这个目标,必须一步步来,毕竟他还年轻,而且他也明白,一口气吃不成一个胖子。这一次他把左军都督府,从长安移动灵州,并把林冲这个左都督府,设立在河西走廊的肃州(嘉峪关),目标就是整个西域、包括吐蕃。河西走廊就是一个纽带,将会成为他平定西域的桥头堡。抵达灵州,秦烈补充了充足的粮草,便继续踏上前往黑水城的路途。这次北上黑水城,秦烈只带了玄机亲卫营三万五千余将士,其中包括后勤医疗队的两千余人和向导营三千余人。但这支队伍却有四万匹战马,以及牛羊各三万头,除此之外还有三千头运水的骆驼。军中的战马自然是在宥州打败耶律余睹,缴获补充的。牛羊和骆驼则是在灵州补充的,这些牛羊骆驼,是之前西夏人手中缴获的,而这些牲口将会是秦烈大军北上的一部分口粮。从黑水城到达漠北漠北的可敦城,少说也有三千里之遥。灵州赶到可敦城也有一千多里,这一路上也就是赶路的时间。进入十二月,北方风雪弥漫,不是风雪,就是风沙,气候恶劣,天气寒冷。秦烈率领玄机亲卫营的将士,虽然有战马代步,一天下来也就能够走上五六十里。从月初走到月末,才赶到黑水城。黑水城位于河西走廊,与阿尔泰山南麓,是西夏国之前的北方重镇。黑水城作为西夏重镇,一直都设有监军使,以及兵马驻扎。不过一年之前,秦烈已经派折可求和折可存,率领定边军夺取了黑水城。之后又派出折彦质为向导,带领林冲、秦明所部人马,绕道黑水城,袭取河西之地。所以如今的黑水城,早已经纳入大宋的版图。“燕王殿下,今天就在这里休息吧,明早再走一天,入夜之前就可以干到黑水城了。”前往黑水城的向导官是萧合达和翰道冲,这二人原是西夏将领,不过二人是西夏前皇后耶律南仙带来的亲信。自从耶律南仙病逝,大辽灭亡之后,二人在西夏地位就处于尴尬地位。在西夏灭亡之后,二人便主动投降了大宋。这次得知秦烈要北上黑水城,前往可敦城,找回银川公主,身为耶律南仙的亲信二人,自是毛遂自荐成为了秦烈的向导官。“传令下去,就地扎营。”马背上的秦烈,视野之内,黄沙遍地,一条弯弯曲曲的河流,也已经封冻,要不是河流两岸顽强的胡杨林的存在,这条河流早已经被黄沙掩盖。秦烈现在所在的区域,正是黑水城外围,而眼前这片让他们走了半个月的戈壁沙漠,正是后世闻名于世的巴丹吉林沙漠。这片方圆万里的戈壁沙漠,要是没有向导带路,一旦进入其中,别说三万人,就算是三十万人马,都有淹没的可能。这些时日,秦烈在萧合达、翰道冲的向导队带领下,实际上走的一直是沙漠边沿地带,并没有深入到沙漠之中。而这就是,为何秦烈一直重视向导的原因。西域漠北之地,沙漠遍地,方圆千里的沙漠戈壁,遍布各地。一旦迷失其中,后果想想就可怕。因为秦烈北上之时,做了充分的准备,将士们都配备了厚厚的皮帽以及皮毛制作的衣服,还有被褥等御寒衣物。所以这沙漠的寒冬,对于秦烈的大军来说,并没有受影响。为了给秦烈取暖,在银州的时候,细心的雷横,还准备了一批煤炭。实际上这批煤炭,并非为秦烈准备的,而是为了古丽娜扎和忽兰准备的。上次秦烈回京,二女留在了银州,但这次秦烈北上可敦城。古丽娜扎见秦烈身边没有女人照顾,自是毫不犹豫的和母亲,一道陪着秦烈踏上北上的道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