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节 豪夺-第2/3页
当然朱濆的官府架子还是很粗陋的,毕竟不能跟国内的人才储备相比,因此随皇太子来的,还有一大批精干基层官员,都是正规科举出身,在学校培训之后,在地方官府锻炼了两三年之后的官员,一个个年纪大的三十多岁,年纪小的二十来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为了尽快将美洲纳入正轨,调动的这批人都不是没有表现不佳的官员,而是在某些领域已经取得了政绩的强干官员。但这种官员往往心气正盛,憋着劲往上爬呢,调到美洲,容易打击他们的进取心,让他们以为是被流放了。
所以皇太子许诺他们,在美洲一年,按照国内两年算,正常官员一般是两年一考核,叫做大比,考核结果分上中下三等,他们在这里一年一考,意味着晋级的速度是国内的两倍。
人员配备本就得力,加上朱家的配合,以及朱家选拔的那些官员的支持,美洲三省的政府机构短时间内就完善了,这时候距离皇太子登陆美洲,过去了才不到三个月。
这些事情刚刚做完,美洲另一边的美国人就来了,他们派出了一个专业外交团队,来跟皇太子进行谈判。
南京和会结束之后,美国代表跟中国政府交涉未果,中国理藩院告诉他们,美洲事务,已经全部交由皇太子亲自处理,要求美国人在美洲跟皇太子亲谈,是战是和,都由皇太子决定。
美国代表立刻给国内发去信息,要求他们令组团队,到美洲西岸跟皇太子谈判,并且让他们必须抓紧时间,因为皇太子带去了十万軍队,这是十万在克里米亚战场上跟英国、奥斯曼帝国厮杀后的老兵,战斗力颇为强悍。
美国政府不敢怠慢,他们现在麻烦很大,英国和普鲁士已经出兵,軍队已经在英属殖民地登陆,重新夺回了渥太华,跟拿破仑帝国在魁北克一带激战。普鲁士是那么容易出兵的?美国探听到英国人给了普鲁士非常大的利益,似乎是准备在战后将拿破仑统治的法语区领土转让给普鲁士。
走了一个拿破仑,来一个军国主义的普鲁士,美国人很担心。拿破仑在魁北克停留了一年多,美国的法裔就流失了几十万人,现在普鲁士来了,恐怕德裔又得流失不少。这是迫在眉睫的问题,长远的威胁则是,普鲁士这样一个德意志帝国的强邦进入北美,对美国的地位会产生什么影响?
之前的美国,毫无疑问是北美第一大国,至少是北美东部第一大国,英国人对加拿大的统治很不上心。如果普鲁士来了,美国这第一大国的位子还能保持多久?而且英国还在游说奥地利,奥地利人也在观望,如果看到击败拿破仑的可能,难保奥地利不会来分一杯羹,奥地利来了,法国会坐视不理吗,如果法国也来了,那么在美国北方将出现英法普三大欧洲强国,到时候美国的地位就更尴尬了。
随着航海技术的发展,大西洋已经不是天险,通过大西洋,美国东海岸跟欧洲的联系,甚至比跟他们的西部地区更方便,这意味着美国跟欧洲的距离,比任何时候都更近。将来会越来越近,引入太多的欧洲势力,对美国长远来说,实在是太危险了。
所以美国人的政策是,坚决反对欧洲列强进入北美地区。英国人却不这样认为,他们在北美一直被美国压迫,始终担心保不住加拿大,引入普鲁士这个好打手,英国反而能分担压力。至于割让给普鲁士的法语地区,本来就跟英语领地格格不入,反叛心里十足,现在拿破仑一来,马上就投靠了拿破仑,英国已经失去了同化法语区的耐心。要将法语区甩包袱了,至于是甩给普鲁士一国,还是甩给多个国家,英国根本无所谓。
所以现在已经不是美国要不要吞并加拿大的问题了,而是美国能否保证自己地理安全的问题,但跟大英帝国开战的风险太大,背后还有一个中国蠢蠢欲动,连軍队都派来了。美国不敢两面作战,而且他们的核心利益在东部地区,西部只是潜力巨大,东部却已经开发了出来。
所以西部可以让步,东部则必须坚守。
但这让步不能按照中国的要求,没有底线的让步,美国已经开发出来的土地,必须掌握在美国人手里,这是美国的底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