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四节 拿破仑复辟-第2/3页
中国人能围城,更能守城,结果俄军根本就打不下来,只是白白损失兵力,困,困不住,打,打不下,沙皇进退两难。
此时沙皇突然收到了一个令他寝食难安的消息,拿破仑复辟了!
他留在欧洲的谈判使者马上发回了最新消息,拿破仑从流放地厄尔巴岛逃了出来。
复辟的波旁国王路易十八派去进攻拿破仑的軍队全都阵前倒戈,有些軍队没有得到命令,甚至主动高喊着皇帝万岁,跑去前线迎接拿破仑。数以千计的农民跟着拿破仑的队伍,把他们送到下一波农民之前,他们负责提供补给。
拿破仑用他的威望一路在底层人民的欢迎中走进了巴黎,路易十八逃跑了。去年那些高喊着打倒拿破仑的巴黎人民,现在都在高喊拿破仑万岁。
听到狗娘养的法国人又把拿破仑迎接了回去,亚历山大的脸色煞白,拿破仑留给他的印象太深刻了。
虽然他手下那些理性的大臣都觉得现在中国对俄国的威胁更大,可沙皇记得的是拿破仑侵入了他的莫斯科,中国人却只能在乌拉尔一带停留数年。
他考虑带兵回去,相应英国人的联盟,先把拿破仑镇压下去,然后回军攻打中国。
毕竟拿破仑才是整个欧洲君主的噩梦。
另外如果这次俄国不参加镇压虚弱的拿破仑,那么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镇压了,俄国刚刚在欧洲形成的影响力瞬间将会消失,将再次没有对欧洲事务的发言权。
在这种考虑下,沙皇决定抽调一部分兵力,赶赴法国参战。
反正中国人只会守城,而不会野战。
这种印象葬送了亚历山大的軍队。
因为当发现俄军开始调动之后,中国统帅们开始讨论,他们来俄国是打仗的,这么好的机会哪里不抓住的道理,皇帝虽然希望他们一直保持稳重,能防守就防守,可皇帝也没说不能进攻啊。
沙皇手下有大概四十万軍队,看他们抽调的规模不像是十万人的样子,关键是軍队行动之后留下的空当不能不抓住。
所以赵文、苟全、洪九指等将领经过商议之后,马上决定,由最精锐的帅营出击,猛攻俄军中的空缺,其他人带领全军压上,趁着俄军混乱跟俄军决战。
一场大会战在乌拉地区开始。
大混战之后,中国軍队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歼敌十五万,俘敌八万,沙皇狼狈窜逃,险些被俘。而中国軍队损失很小,只付出了两万人伤亡的代价,几乎可以说是完胜。
这次大会战给这场战争画上了句号,此后中国人提什么要求,俄国也得满足。
但得知大战的结果后,周琅却有些叹息,他也喜欢胜利,可这种胜利其实不是统治者喜欢的,这种胜利只是将军们喜欢的,统治者喜欢的是最小的成本,最大的收获,而将军们却认为荣耀是无价的,值得用无价的生命去追求,偏偏将军们做出了这种君主并不喜欢的事情后,君主们还必须对他们进行丰厚的奖赏,这就是政治,充满了悖论。
打垮俄国并不是周琅的目的,因为打败俄国不是不可能,可统治俄国即便不可能。
因此这场大会战根本就没有意义,如果不打,俄国人也没有办法,那些俄国人的生死,周琅根本不在乎,但损失的两万中国士兵他却要心疼,这对他来说,完全是不需要付出的成本。
另外这次会战彻底打乱了周琅的计划,他本打算明年就要撤军,接受俄国割让美洲和承认哈萨克归属中国,不要求俄国人赔款了。
几年来,付出十亿两白银的代价,换取这些几百年后才能收回成本的土地,只能勉强接受。
可现在成本又一次提高了。而且在这种状态下还不要俄国赔偿的话,落下一个宽容的名声,周琅觉得并不好,让别人看到招惹你后你会宽容,那么招惹你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放弃合理的赔偿,本身就不合理。
周琅打算明年撤军之后,开始跟俄国保持长期的和平,相信俄国人看到中国不是轻易能击败的对手后,也不会再把目光盯在东方,然后开始西进,跟英国、普鲁士产生冲突,代替拿破仑成为英国最大的打击对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