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认义子



戴隆邦很有礼貌地接过来,把茶碗又放在桌子上,亲昵地用手抚弄着邱振兴的小辫子,慈爱地问他:“好孩子,你叫个啥名啊?今年多大了?”

        邱振兴立即中规中矩地双手垂直,显得像个大孩子似的,说:“大伯,我叫邱振兴,今年一十三岁。”“读的什么书啊?”

        “从去年开始读的是《论语》,”说着,邱振兴摇头晃脑,拖着长腔,学着着老师的样子咏哦着:“子曰:…………”

        戴隆邦一个劲地夸奖:“这孩子真聪明,长大后定是栋梁之才。邱贤弟,你可要好好培养啊!”

        邱汉章唉叹了一声说:“你是不知道啊,文熊兄,这孩子从小多舛,本来,算卦先生那一套我从来不敢恭维,可是,不相信也没有办法,先生说,非得让这孩子寄身庙宇,或者认给别人为蛉螟之子。我是一再耽误,总找不到一个合适的人,今天正巧你来了,文熊兄,你如若不嫌弃,你只当帮帮忙,就认下犬子吧!”

        戴隆邦想推辞,但转念又一想,和邱汉章结成干亲家,倒也不错。于是,他一边说着:“邱贤弟,只恐怕是我耽误了孩子的前程啊!”

        邱汉章拉过儿子,说:“来,给干达磕头。喊声爹!”

        邱振兴乖巧地跪在戴隆邦面前,说着:“干爹,孩子我给您叩头了!”连磕了三个响头。

        戴隆邦眉开眼笑地从袖筒中摸索出一锭银元宝,拉过邱振兴的手,放在他的手上,说:“我来得仓促,也没带啥东西,你把这个拿去,有空了,卖些文房四宝,好好读书。”

        邱汉章说:“接住吧,孩子!”他便把那方龙头玉砚郑重其事地递到戴隆邦手中,说:“文熊兄,咱戴家素有能文能武的美誉,这方玉砚你就带回去吧!”

        戴隆邦推开邱汉章的手说:“我没有给孩子什么东西,你倒给我这么贵重的物件,这不是乱了套吗?东西再好,我也不能要。”

        邱汉章有点急了,他说:“文熊兄,你若是再这样,就是看不起兄弟我了!”

        话说到这儿,戴隆邦只得收下了那方玉砚。到中午,邱汉章设筵招待,并请来了饶良镇的名流们前来祝贺。所谓的名流,实际是当地的一些土光棍。这些人一般都是依仗亲戚朋友有一些权势,便为所欲为,作一些横行霸道,鱼肉乡里的事情。又常常地包揽词讼,练就了一副铁嘴铜牙,死蛤蟆也能缠出来活尿。他们是酒场中的老手,什么样的猜拳行令,什么样的枚也难不倒他们。单比指头从零到十的十一个数,就有很多讲究。赊旗店人不说猜拳行令,叫“来枚”。也就是比指头吆喝数字。有“四六开拳”——双方各喊四或者六,喊过三声之后,开始比指头喊数,正式开始来枚。也有先喊“弟儿俩好”的。枚有“老五魁”——一把手五根指头,不论怎样变换,只准喊“五”这一个数。伸出来的指头数正好合成五,那么,就是赢了。有“一七枚”——只喊一和七这两个数;有“二八枚”——只喊二或八;有“三九枚”、有“四十枚”、还有“六零枚”。这叫作“摘攻”。另一种是不摘枚,就是“乱伸乱喊”,从零到十这十一个数随便喊。喊数的枚,统称为“响枚”。所喊的数字也有讲究,如“一”,叫作“一个赢”、“一锭金”;“二”叫作“弟儿俩亲”、“哥俩好”;“三”叫作“三星照”、“三宝圆”、“三桃园”、“四”叫作“四季发财”、“四季财”、“四才子”、五是“五魁首”、六是“六六大顺”、七是“七星照”、八是“八抬(大轿)”或“八抬你坐”、九是“九莲灯”、十是“满伸”、零是“宝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