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五章 接触大亨、成为大亨-第2/3页
林清雅说:“研发资金需要这么大的规模吗?”
李牧点点头,淡然一笑,道:“未来也许随便一个大热的研发项目,都可能需要几十甚至百亿的资金支撑,我还希望我们能有自己的操神作书吧系统、自己的移动操神作书吧系统、有自己的手机、自己的芯片甚至自己的汽车、自己的自动驾驶系统,甚至可能还会想拥有自己的卫星络,想实现这些目标,别说几十百亿人民币,算是美元也未必真的够用。”
林清雅吐了吐舌头,难得一副小女生的模样,对李牧说:“国内互联公司,市值能过百亿的除了咱们,几乎没有其他公司了,如果让他们知道,以后做互联,随便研发一个大项目可能要几十百亿的资金,他们恐怕会吓的目瞪口呆吧?或者直接说你在危言耸听了。”
李牧笑道:“现在不明白不要紧,将来能明白可以,互联行业很有意思,有时候巧了,几百万投入的项目,有可能做到几个亿市值去,但是几千亿市值的项目没有投机取巧的可能了,这背后至少要千亿的投入做各种支撑,做不到这一点的企业,很难成长到这么大的规模。”
林清雅听的云里雾里,但却听明白了一点,牧野科技算拿到150亿美元的估值,李牧也一定不会满意,甚至对他来说,这可能才只是一个初级阶段。
想到这里,林清雅对牧野科技的将来充满了一种对未知的憧憬,她忽然觉得,连自己都不知道牧野科技究竟能发展到一个什么样的规模。
她觉得自己身处于这个迹的间,很多时候却根本看不清这个迹究竟有多大,或者究竟能有多大,好像浩瀚无垠的宇宙,自己能看到的,只有身处的这个星球,但李牧能看到的,却是一个星系,有些时候他随意在言谈举止为自己打开一扇小小的窗户、让自己有机会窥视到浩瀚宇宙的一小部分,即便只是一小部分,也足以让自己为之震撼了。
看不到未来究竟有多远,林清雅只能将自己的聚焦点拉回了眼前,感慨道:“李总,红杉这么重视我们的c轮融资,看来他们已经不再把咱们当成一家华夏本土互联企业看待了。”
“当然。”李牧赞同的说:“即便我们还没有真正主动扩张海外市场,但红杉至少已经把我们看成了一家准跨国巨头,正因为这样,所以这一次的融资才超出了红杉华夏公司的职能覆盖范围,要由红杉总部来接手。”
林清雅笑道:“那到时候你的赴美行程一定多规划几天富裕时间,顺便慰问一下咱们在美国的员工。”
李牧笑道:“我看我如果要去的话,至少要规划十天半个月以,到时候一定抽出时间来慰问一下咱们的员工。”
林清雅好的问:“李总,你去美国要规划这么长的时间?”
李牧点点头,说:“老丁给我一个建议,希望我能在合适的时机去美国见一见红杉的高层,同时也借这个机会,去见一见硅谷的一些互联大佬,以及华尔街的其他牛人,我觉得他说的有一定道理,这次去美国,希望能够约见几个互联行业的大佬,取取经、拜拜码头,起码也先混个脸熟。”
以yy现在在美国的影响力以及巨大的发展空间来看,李牧现在去美国见任何一个金融界大亨或者互联大佬,都一定会受到对方的热情款待,这不仅是对社交的巨大开拓,也是提升个人知名度的有效途径。
丁正林在红杉待久了,知道金融圈里的很多潜规则,一个新晋的大亨,如果想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不能只在商业规模以及个人资产达标,还要设法融入圈子。
自己混圈子的大亨,想成为公认的大亨很困难,但每天与大亨混在一起的人,不是大亨也成了别人眼里的大亨。
李牧现在的社交圈子里,并没有真正的互联以及金融圈大亨,国内的各路互联企业老总在李牧面前完全不在一个重量级,而海外的互联人,李牧也接触了埃隆·马斯克,可他现在的实力跟自己也差了一大截,自己都还没正式迈入大亨的门槛,更何况他。
丁正林从资本运神作书吧的角度,认为李牧缺乏足够的海外曝光度,更缺乏海外的社交脉络,而李牧也觉得,自己如果要做华夏互联行业的国际名片,首先得先让海外市场认可自己的身份,让自己成为他们眼毫无争议的互联大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