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勿伤百姓一人(第一更,求订阅)



  文臣武将皆可杀也!

  可惜,这个道理明白的太晚了,要不是他们误国,大明又岂至于如此,岂至于如此啊!

  想着自己为他们所蒙蔽甚至丢了祖宗的江山,懊恼之余,崇祯又感叹道。

  “哎,悔之晚矣……”

  王承恩说道。

  “皇爷,贼兵已入大内,皇爷不能再耽误!”

  崇祯冷笑道:

  “是的,不能再耽误了,再耽误就愧对祖宗了!朕要自缢殉国!可恨的是,朕非亡国之君,偏有亡国之祸,死不瞑目!”

  想一想,他又接着说。

  “朕要殉国。可是朕要问一下这苍天,为什么使朕亡国,这是什么天理?唉唉!这是什么天理!”

  这是什么天理啊!

  朕敬天法祖,可最后却落得这步田地,难道这就是敬天法祖的下场吗?

  王承恩劝解道:

  “陛下!贼兵已经进了皇城,大事已去,此时呼天不应,呼地不灵,不如及早殉国,免落逆贼之手,羞没了祖宗。”

  悲愤交集的崇祯这才重新镇静下来,冷笑道:

  “你不要担心,朕决不会落人贼手!”

  “奴婢担心万一……”

  “你不用担心!朕到这里来,正是为从容殉国,但是有些话,朕不得不对苍天倾诉!”

  “皇爷,事已至此,全是天意,请不要太难过了!”

  崇祯忽然又捶胸顿足的仰天痛哭道:

  “皇天在上,我到底是昏庸无道,还是荒淫酒色,亦或是不理朝政?我是软弱无能,愚昧痴呆,或者年幼无知,任凭奸臣乱政么?自我继位以来那天不是虔诚敬天? 恪守祖训? 励精图治、勤于政事?……苍天!苍天啊!你是何等不公,何等无情? 居然如此待我……”

  恰在这时一声有些沉闷的春雷声于空中响起? 依然带着些寒意的风雨吹来时,吹动着树梢发出阵阵呼啸声? 这风声那里是风声,分明就是哭声? 似乎是天地有灵? 在那里为他的亡国而哭!为他的身殉社稷而哭!

  是了,苍天有眼,可文臣贪财,武将怕死? 这国能焉能不亡啊!

  焉能不亡?

  “贼人已经进入大内? 皇爷不能再迟误了!”

  他已经明白皇上是决定自缢,又说道:

  “皇爷,既然已经决定自缢殉国,可否就在这个亭子中自缢?”

  崇祯没有回答。他此刻从站立的最高处向正南望去,望着远处的奉先殿和城外的太庙? 他的眼睛盯着那里。失去了祖宗留下的江山,又有何面目对着祖宗的庙宇上吊呢?

  还是换个地方吧!

  尽管亡国之痛? 让人痛不欲生,但是崇祯的神智倒也不乱? 他忽然想开了,甚至有种从苦海中解脱的感觉? 想着十七年来终日为国事辛苦备尝? 到今天才得到休息? 到阴间去再也不用操心了。

  他又回想他从十七岁开始承继的皇位,那时就已经是个国事崩坏的烂摊子,这些年他苦苦挣扎着,结果只使大明江山延长了十七年,却不见梦中的中兴。想到十几年中日里想夜里梦的想要成为大明的“中兴之主”,而现在竟然丢掉了祖宗的江山,不觉叹口气说:

  “十七年……不曾想最后一切成空啊!”

  好像大梦初醒的崇祯,再也没有发出无用的控诉,也不再痛哭了,叹息了,什么都没有了。

  他带着王承恩离开了煤山主峰,往东下山。又过了两个亭子,又走了大约三丈远,下山的路径断了。这是一条年久失修的山间小路,他来到了一株槐树的下边,这里看不到奉先殿,也看不到太庙。

  “就在这吧!”

  崇祯说了一句,随即叫王承恩把布带绑在槐树枝上,他又吩咐道:

  “系向南的枝上就好!”

  向南的横枝比较粗壮,只有一人多高,在那自缢比较方便,并没有别的意思。但他同王承恩都同时想到了南京,想到了高皇帝的孝陵就在南京。但谁都没有说话,还有什么面目面对祖宗呢?

  无颜面对祖宗啊!

  惨然一笑,崇祯叹息道。

  “今日亡国,实在是天意,非朕之罪。十七年惨淡经营,总想中兴。可气数已尽,处处事与愿违,无力挽回。十七年的中兴之愿不过只是南柯一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