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三念-第2/4页
芸娘将衣袖往上撸了撸,一改先前的畏缩体态,一把将扁担挑起。她看起来毫不费力,担子甚至还在肩头往上掂了几掂。
“姑娘,要、要抬到哪里去?”
她说话时仍显出几分敬小慎微,可是粗气也不喘一个。
妘昭昭看得惊奇,声音不大稳,“大娘,您可别逞强。”
芸娘不好意思地笑笑:“我打小就是干粗活的,这担子还算轻的哩。”
闻言,妘昭昭拍拍脑门,当即将人留下来。
没过几天,在皆堂陆陆续续又到访几位前来应聘的人,但都不是妘昭昭想要招的雇工。好在添了一位芸娘帮忙,书坊刊刻的重担已经减轻许多。
在皆堂的后院里飘着一阵书墨芳香,新刻成的书籍在木架上码成高高一摞。
念青的诗集终于编纂成册,题名为《诗酒趁年华1》。妘昭昭刊刻了上百本,每一本藏青色的书封底页还印着在皆堂三个小字。
现如今这世上再无百花楼的名伶念青,只有千机阁的三念先生。
坊间不知这位名声大躁的三念先生姓甚名谁,是何模样。传闻只道她仅需对着人念上三句,哪怕再寂寂无名的人,也能赋上别样美名,引得淮陵坊内无数伶人争相求词,是故称为三念先生。
环儿帮忙将诗集抬到前面的书堂里,她随手翻开一页,当即有些脸红。
入眼便是“解罗裳”、“盈盈一握”……
小丫鬟结结巴巴:“小姐,这这这真能买吗?”
妘昭昭失笑,“傻丫头,你再往后看看。”
念青的前半生历经波澜,她成长于烟花柳巷之地,言传身教,因此写得诗稿大都也是些靡艳之词。可殊不知,这些轻艳词句的背后也有壮志襟怀。
立于翩翩浊世,并不迷醉堕入其中才是她真正想要表明的夙愿。
妘昭昭解释一番,神情认真道:“字字句句词言义正,如何卖不得?”
环儿似懂非懂点点头。
她懂的并不多,只知道小姐说的事最后都能成,小姐说能卖那就是能卖。
妘昭昭从杂物间找来一个铜锣,擦拭掉上面的灰。她打算用做生意最古老的方式来卖念青的诗册——吆喝。
“咚咚……锵!”
伴随一声有力的槌击锣声,妘昭昭抬步走到书堂门前,扯开嗓子开始吆喝:“来停一停,看一看,在皆堂独家供应,三念先生的诗集典藏版,先到先得!”
环儿一时看得傻眼。
她原以为自家小姐说卖书也只会偷偷摸摸地卖,现在倒好,怎么大大咧咧就在家门口当街叫卖起来了。
兜售**可是犯法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