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十章 御状
? 齐盛率领的三万‘精’锐里,大半是京城子弟,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不少人家披麻戴孝哭声震天,整个京城都笼罩在一种愁云惨淡的氛围中。
越国使臣便是在这个时候踏入了周京,他们带来了楚国的和约。
和约的条件可以说是丰厚:楚国愿意放弃漓江郡,只要周国归还巫北郡,两国互送质子,十年之内不起刀兵。
这份和约再次在朝堂上引起了‘激’烈争论,大臣们分成了主战派和主和派。主战的大臣认为周国国力强盛,虽然折损了三万‘精’锐,但是并没有伤到元气,怎能就此放弃一统之心与楚国和谈,甚至还要送质子入楚,这简直是奇耻大辱。
主和派则坚持周国虽强于楚国、越国,但楚越两国联合起来,周国的胜算不过五五之数,更何况现在折损大将士气低落。若是‘抽’调其他军队支援前线,北边草原上一直对中原虎视眈眈的天狼国趁虚而入又该如何?不如先接受和约,稳固漓江郡后再图大计。
对于两方的争论,周皇一直都没有表态,然而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件意外。
封王仪式一个月后,周皇带景轩三人去南郊太庙完成那日半途而废的祭祖仪式。因为周皇心情不佳,诸人都是小心翼翼,生怕出了什么差错。所幸,仪式顺利结束,景轩这个吴王总算是名正言顺,可以称孤道寡了,就等吴王府休整完毕后择吉日入府。
回宫的路上,御道两旁的守卫比平日里严密得多,想要观看周皇车舆仪仗的百姓都被禁军远远拦着。但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个瘦小的身影从两个禁卫身体的缝隙间敏捷地钻了过来,在他们反应过来前像一只兔子般窜到了御道中间,跪下大声喊道:“冤枉啊,圣上,冤枉!”
声音虽稚嫩,但非常响亮,周围的百姓都听得清清楚楚,当下明白这孩子是来告御状的,因此‘骚’动起来。谁都想凑个热闹,站得远的人都往这边看,不少还往这边挤,甚至和禁卫军推搡起来。军士用刀鞘打翻了几个之后,很快把局面控制住了。
御道中跪着的那个孩子,衣衫褴褛,身上背着一个脏兮兮但还算完整的包袱,脸上污黑得都看不清面容,完全就是一个小乞丐的样子。有两个禁卫跑到那孩子的身后按住了他,但并没有把他拖下去。太祖曾定下的规矩,必须让告御状的人讲完冤情才能追究其惊驾之罪。
见告御状的人是个孩童,周皇便命禁卫带他过来。在周皇马车旁守卫的‘侍’卫按例搜身,开始那孩子很配合,但当‘侍’卫要搜那包裹的时候,他却死死抱着包裹不让‘侍’卫碰,最后还是周皇出声制止了‘侍’卫。
“孩子,你叫什么名字,有何冤情?”周皇隔着车帘问道,声音温和,但依然有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草民是薛韦之子薛瑞,代父鸣冤,我父亲没有叛国!”孩子声音有些颤抖,但还算口齿伶俐。
周围百姓一片哗然。薛韦这个名字过去或许没多少人知道,但这一个月来京城却是无人不晓,不知道有多少人咬牙切齿地诅咒这个名字的主人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因为这个薛韦正是原本看守粮仓最后却烧了军粮的叛国将领,害得周国三万‘精’锐覆没罪魁祸首之一。
但是按这孩子的说法,难道薛韦是被冤枉的?
车中的周皇也变了颜‘色’,知道不能在这大庭广众下细问,便冷声道:“来人,把他拖下去!好好审问是谁指使他替那个罪人开脱。”
“圣上,冤枉啊!我爹是被人陷害的!”薛瑞拼命挣扎着,但是在禁卫手中就像是被老鹰抓着的‘鸡’仔一般,毫无反抗能力。而拖他的两个禁卫也没有经验,一般这种时候应该先堵上嘴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