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通天河
却说孙悟空几人,自从离开乌鸡国,又走了半年之久。这半年来,渡过了黑水河,走过了车迟国。
一路上孙悟空把那信仰之力研究的透彻,原来那信仰之力与自己修炼的法力一样。只不过来源不同,一个是通过别人的信仰所获得,一个是通过努力修炼所获得。
孙悟空这半年来,收集到了一股十分庞大的信仰之力,虽然不能助他在大天尊的道路上更近一步,但却能洗涤心中的妄念,使心魔不得入侵。
孙悟空有一种感觉,如果将来信奉他的人越来越多,他或许可以凭借这信仰之力,斩出一道善尸,一跃成为准圣!
这一日,一行五人走在路上,天色已晚。
唐三藏勒马说道:“如今天色已晚,这一路上还没见到村落,今晚我们在何处安身?”
孙悟空肩上架着金箍棒,悠哉游哉的在前方走着,说道:“小和尚,出家人就不要说在家人的话。”
唐三藏说道:“在家人又怎么?出家人又怎么?”
孙悟空说道:“在家人,这时候就躺在温暖的被窝里,抱着自家的媳妇,舒舒服服的睡大觉。
你这出家人,哪里能够如此!你既然选择去西天取经,就要做好披星戴月,餐风宿水的准备。”
唐三藏闻言,脸色尴尬。孙悟空这话是在嘲讽他吃不了苦。
这时,猪八戒开口说道:“猴哥,这一路上全是高山峻岭,我实在是又累又困。
需要找个地方,好好的睡一觉,养养精神,明天才好赶路。不然恐怕西天没去成,老猪我却被累倒了。”
这个呆子,却是犯懒了,他一身修为在身,别说是赶一天路,就是跑一天,也不会累到他。
孙悟空摇了摇头,说道:“如此,我们就快些走,没准前面就有人家。”
一行五人,继续往前走着。走了没多久,忽然听到河水滔滔之声音。
众人往前方一看,果然有一条大河拦住了去路。
唐三藏向众人问道:“如何渡河?”
猪八戒说道:“先让我试试这河的深浅。”
唐三藏呵斥道:“悟能,你休要乱说,这河水之深浅,你如何能试出?”
他见识浅,不知猪八戒当天蓬元帅之时,对测试河水的深浅很有经验。
猪八戒回道:“找个鹅卵石,抛入河中。若是溅起水泡,那河水就浅。若看到咕嘟嘟的往下沉,那河水就深。”
说着,猪八戒在路旁找了一块石头,往水里抛去。只见那石头掉进水里,就咕嘟嘟的往下沉去。
猪八戒连忙摆了摆手,说道:“这河太深了,去不得。”
唐三藏又道:“既然这河渡不过去,那我们不妨绕过它。”
孙悟空睁开火眼金睛,往左右一看,只见那河流一望无边,看不到底,汹涌澎湃竟似大海。说道:
“小和尚你别想了,这河长越八百里,你要是绕过它,不知要走到猴年马月。”
唐三藏闻言,大惊失色,口不能言,声音哽咽的说道:
“这可如何是好啊。我当年离开长安,只听说西天路好走。那知道一路上尽是妖魔鬼怪,穷山恶水。”
他这副模样,显然是已经心里发怵,后悔不已,对取经没有信心了。
孙悟空讥笑道:“既然如此,那你不妨转头回去。我们几个也落的个自在逍遥。”
唐三藏心知,他现在要是敢回去,不说菩萨不会放过他,但是一路上的凶险就足以要了他的命。
于是抹了抹眼泪,不再言语,怕孙悟空又出言嘲讽。
忽然,猪八戒大叫道:“猴哥,快来看,这儿有一块石碑。”
孙悟空闻言,向猪八戒那儿走去。只见那石碑上有三个篆体大字。大字旁边有两行共十个小字。
三个大字乃“通天河”,十个小字乃“经过八百里,亘古少人行”。也就是说这通天河长达八百里,亘古以来,很少有人走过。
唐三藏围上去一看,眼中又差一点飚出了泪水,心中凄凄然。
猪八戒说道又道:“师傅,你仔细听听,是不是有什么声音?想来前方定有人家,我们赶紧过去吃些斋饭,明日找个渡口,看有没有船只。”
唐三藏附耳倾听,果然听到前方有声音传来,略微开心的说道:“那声音,好像是僧人在做法事,我们去看看。”
于是猪八戒牵着马,沙和尚挑着担子,小白龙持着宝剑警惕四周,孙悟空将金箍棒横在肩上,径直往声源出走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