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目光



作者有话要说:
不是be不是be不是be,重要的事说三遍

        “春乙,有机会要不要去中国看看?那是个很美的地方。”

        2008年8月,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办,妈妈牢牢占据着家中遥控器「最高优先级」的使用权,爸爸与我只好认命作陪,当画面中红底黄星的旗帜升起时,她望着屏幕另一侧的国度,这样问我。

        “好啊,来年暑假一起去旅游看看。”我吸着棒冰袋口齿不清的回答,“唔,不对明年国三了,要准备高中升学考,总之,到时候再说吧。”

        柠檬味的冰碴刺激着脑神经,迎来了短暂而熟悉的麻木感后,一切对话又仿佛没发生过,她看她的节目,我吃我的棒冰,爸爸将报纸对折两次,有一搭没一搭的扇着风,过不了多久就会响起轻微的鼾声。

        这是十四五岁里,平凡的夏天。

        在北京奥运会如火如荼举办期间,羽生也与青少年组选手们参加中京大学内组织的集训,而后在9月初的meran杯,他取得第五名的成绩,没能站在领奖台上。

        这胜负欲极强的家伙,看上去倒是意外的平和。

        当然,可能也仅仅只是「看上去」而已。

        全日青赛程敲定后,羽生的参赛节目也基本进入了不断完善与修正的阶段。日复一日的在冰场里摸爬滚打,把浑身上下能摔的地方,基本上都摔了个七七八八,我看着他,只觉得想要成为一名运动员可真是痛苦又无趣。

        枯燥的训练,费劲心思用大半年的时间去雕琢不到十分钟的表演,每个动作重复再重复,千百次的调整可能也只换来毫厘之间的细微差距。

        与自己的身体较劲,是件极其辛苦的事,可更多的,是夜深人静时难以抵抗的孤单。

        “为什么?”我盯着羽生汗涔涔的脸忍不住问出口,“为什么你能坚持下来,只是因为想要抓住梦想,这种听起来有点虚妄的词么?”

        “要说为什么呐…”羽生累瘫在冰面,索性四仰八叉的平躺下来,体温烘出了不起眼的雾气,“可能发觉到有人在注视着我吧。”

        羽生说,他在meran杯赛前一直非常紧张,当尝试3周跳摔倒再爬起来的时候,忽然发现观众席有人举起拓印他姓名的应援物料,大喊着羽生选手加油,那一刻他想自己原来也在被家人与朋友以外的人注视着,既然已经决定要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了,那就要挺直身板,要克服恐惧,要不气馁,要笑。

        “终于,我也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观众啊。”羽生用手背遮住眼睛,声线清晰,“我想要回应他们的目光,绝不能让他们失望。”

        我不知他哭了没有。

        半晌,他抬起手臂向窗外遥遥一握,那刻,我分不清究竟是光落在他身上,还是他抓住了光。只能看见,温柔寂静的光束背面,是天空晕染开的,千丝万缕的蓝。

        我第一次想要去拥抱他。

        纯粹的,不带杂念的,想通过这样的方式证明:无论何时,你的观众都有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