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招学徒的可行性



程大娘一边编织一边跟蒋非说话。

“前段时间工作量比较大,要一直低着头来编,时间长了,我是感觉脖子有点累,站起来头晕。”

“累的时候,我有想过停下来休息一两天,可当有人找上门来订竹编,又忍不住接了……”

程大娘叹了一口气。

她明知道自己身体疲累,需要多休息,还是忍不住接了一单又一单。

一方面是想多赚点钱。

竹编行业不景气好几年了,她做的箩筐、簸箕、菜篮那些,越来越销不出去。

而采摘园开了,开始有游客过来买菜篮、果盘、沥水篮等。

随着游客多起来,她的竹编生意慢慢好了起来。

尤其是用竹编做了猫窝、狗窝,生意一下子变得红火了。

程大娘想趁着生意好的时候多赚点钱。

另一方面,她是真心喜欢竹编。

看到有人喜欢自己编织出来的物件,她打心底里开心。

所以每次有人来订,程大娘都不舍得拒绝,想让更多的人拥有和喜欢。

每编织出一件来,她很有成就感。

不过,经过这次忽然晕倒,程大娘也意识到不能再这么继续下去了。

要减少工作的时间,保证睡眠。

年纪大了,不是年轻的时候了,身体经不起折腾。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她得爱惜。

“程大娘,你有没有考虑过开班授艺,招一些学徒来?”

蒋非说道:“她们学会后,可以留下来。”

之前是少有人购买竹编制品,竹编行业赚不到钱,没有人愿意去学。

要是能赚到钱的话,愿意学的人应该还是有的。

“我肯定是想把这门手艺传下去的,可太难了。”

程大娘摇了摇头,说道:“记得我初学竹编时,干的第一件活儿是挑选材料和刮上面的小刺。”

“胳膊每一天都被竹篾刮出伤口,没有一天是完好的。”

“等我能把竹子处理得光滑平整,能熟练刮去上面的小刺而不伤手了,开始编织了,手上还是不断地添新伤。”

“学竹编的过程太辛苦,我那时迫于生活的压力,再苦再累也咬着牙坚持。”

“现在的人,哪能吃得下这种苦啊。”

“而且,从开学到出师,需要的时间长,我觉得也没有人坚持得下来了。”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把竹编当一份工作,想靠它赚钱,还是有些难……”

程大娘现在看着能靠竹编赚钱。

一来她是熟练工,编得快,效率高且质量好,能卖出好的价钱。

而竹编学徒即使出师了,能编出的花样有限,质量也可能参差不齐,每编织一个花的时间又长。

整体算下来,手工成本太高,赚不到什么钱。

更何况,抱着要把竹编当工作的目的,来学习竹编的。

她们想要靠竹编赚到的钱,跟程大娘这种程度的不一样。

因为程大娘一个月能赚到七八百,她就觉得这个月不错了。

要是月入上千,她和郑大爷能开心好几天。

一个月赚个两三千的,她做梦都能笑醒。

再多,她就不敢想了。

可如果是把竹编当工作的年轻人,一个月累死累活,才赚个两三千的,她们肯定不愿意干。

去厂里打工,赚得比这多得多。

蒋非听程大娘细细说来,发现自己想当然了。

他只看到了表面,竹编生意现在火,程大娘一个人编织忙不过来,就想着可以招学徒。

“是我想的太简单了。”

蒋非接着说道:“不管怎么样,程大娘,你一定要注意身体,做不来就不接单,别累着了。”

“我晓得啦。”

程大娘指指坐在门前打磨猫窝的郑大爷,笑道:“有人监督着呢。”

郑大爷听了,哼了一声:“我早跟你说过别这么拼,身体受不了的,你以为你还是二三十岁的小年轻啊……”

郑大爷对着程大娘一阵说。

程大娘默不作声地忙着手上的活儿,但嘴角微微扬起。

措不及防吃了一碗狗粮的蒋非:“……”

好在郑大爷很快意识到了,止住了唠叨,转而聊了聊别的。

“小非,你昨晚去广场看了吗?”

郑大爷感叹道:“那里可真热闹!”

“去看了,是挺热闹的,以后大家晚上的活动可以丰富一点了。”蒋非点头说道。

“我听说有人准备晚上去跳广场舞呢,不知道能不能实现。”

程大娘乐呵呵地说道:“要是有人带头跳,我也上去扭两把,我脸皮厚,敢当着大家的面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