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带金丝雀到采摘园上班



  蒋非提了草莓,带着女儿回家。

  走到院子门口,看到郑大爷和程大娘在自家院子里。

  “郑大哥,程大嫂,你们快把鸡蛋拿回去。”

  陈小梅推拒着,不肯接过程大娘手中的袋子,说道:“有游客买你们的竹艺品,那是你们的手艺好。”

  “哪有沾我们什么光啊,你们别这么想。”

  “妈,我们回来了。”

  蒋非走进院子,笑着打了个招呼:“郑大爷,程大娘,进屋坐。”

  “不了,不了,我们也要回家做晚饭了。”程大娘摆摆手说道。

  “小非,你回来得正好。”

  陈小梅看到儿子进来,悄悄松了一口气。

  “你大爷大娘非要拎一袋鸡蛋给我们,说是感谢你帮忙宣传竹艺品,介绍游客过去购买。”

  郑大爷十几年前在工地干活,骑摩托车回来时出了事,伤到了腿。

  医治后,他的一条腿还是行动不便,稍微走远一点都得拄拐杖。

  从那以后,郑大爷干不了重活了,负责起家里里里外外的家务活儿。

  而程大娘则跟村里手巧的长辈学了竹编,开始编织箩筐、簸箕、各种竹篮、果盘等,拿到集市上去卖。

  十多年前,大家对这类物品的需求比较大,买的人多,靠着这门手艺,勉强能养活一家人。

  可渐渐地,买的人就越来越少了。

  因为随着大家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年轻劳力都去城里打工了,各个村子的耕种率不断下降,撂荒的田地越来越多。

  对于这类物品的需求自然少了。

  加上市场上出现了一批又一批替代品。

  比如箩筐,有仿竹编箩筐,是用熟胶做的,有各种大小和颜色可选,可镂空,可密闭,可加厚,用起来很方便。

  集市上的这些产品越来越多了,程大娘的竹编也越来越难销售出去了。

  前一阵,蒋非找她定制了一批竹篮放到采摘园里,供游客们采摘时使用。

  竹篮做工精细,颜值高,有游客看了喜欢,问起在哪里买的,能否要個链接。

  蒋非和采摘园的工作人员便会给他们指路,让他们到程大娘家里买。

  前几天过来的人多,程大娘加班加点做的都卖出去了。

  两人觉得能卖出去这么多,是沾了采摘园的光,送了一袋鸡蛋过来表达谢意。

  郑大爷和程大娘还特别讲究地给一个个鸡蛋包上了红纸,表示吉利。

  一番推拒,陈小梅和蒋非最后还是没有收下两人送来的鸡蛋,反而装了一袋草莓给他们带回去吃。

  郑大爷和程大娘提着鸡蛋和草莓回去,两人都觉得不好意思了。

  ……

  天气热了起来之后,村里不少人家又开始搬了桌椅到院子里吃晚饭。

  吃完饭后在院子里乘凉。

  陈小梅打扫干净院子,拿了凉席铺在地上。

  蒋非搬了茶桌和凳子出来,泡上一壶茶。

  喝了一口,他想起山上的金银花都开了,又到摘金银花的时节了。

  等蒋文康休完假,回采摘园上班了,他就采金银花去。

  过了一会,星星带着一帮小伙伴跑了进来。

  蒋非洗了草莓出来,招呼小朋友们吃。

  看着果盘里又大又红的草莓,小朋友们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刚刚洗过的草莓,还沾着水珠,看起来更加诱人了。

  雷子拿起一个放进嘴里,牙齿轻轻一咬,汁水流了出来,清甜可口,味道好极了。

  “草莓好好吃,谢谢蒋叔叔。”雷子开心地喊道。

  “谢谢蒋叔叔。”白露等小朋友跟着喊道。

  吃完草莓,他们在院子里玩了起来,跑跑跳跳,追追赶赶,笑声传出去好远好远。

  蒋非坐在院子里喝茶,看着小朋友们玩耍。

  月光澄明似水,倾洒满地。

  远处山峦黑影,近处虫鸣蛙叫,还有萤火虫出来活动了,绿色的荧光忽闪忽闪的。

  几个小孩追着萤火虫跑来跑去,来回追赶,伸手去捉。

  白露拿了放在凉席上的蒲扇,跳起来扑萤火虫。

  举着蒲扇扑萤火虫,经常萤火虫没有扑到,反倒是扇出来的风把它们赶得更远了。

  偶尔有一两只萤火虫被扇子扑到地上,小朋友们飞快跑出去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