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赶集



  蒋非小时候可喜欢赶集了,可以吃到平时爸妈不舍得买的零食。

  即便什么都不买,光是跟着逛一逛,看一看,那也是件很欢快的事情。

  路过四叔家,蒋非停了下来,朝站在院子里晾被子的四婶喊道:“婶子,我去赶集,要不要帮你捎点什么?”

  “小非啊,帮我打一碗豆腐脑回来。”

  李家梦从院子里走出来,笑着说道:“每次赶集,你四叔就惦记着那一碗豆腐脑了。”

  蒋非应下。

  镇上特别热闹,一进入摆摊的大街,人多、摊多,摩托车、自行车都慢了下来。

  蒋非停好车子,牵着女儿往集市上走去。

  一整条街,满满地都是摊位。

  卖菜的、卖水果的、卖衣服鞋子包包的、卖玩具的......挨挨挤挤,填充满了整个集市。

  星星就像一条滑入大海的鱼,穿行于每一个摊位,灵活、自由、开心。

  “哇,哆啦A梦啊!”

  星星看到前面有很多氢气球,拉着爸爸的手,快速挤了过去。

  卖氢气球的是一个年轻小伙子,身旁停着老式凤凰自行车,车尾绑着各式各样的氢气球,普通的十块钱一个,卡通人物的十五一个。

  周围挤满了小朋友,以及被小朋友拉过来负责给钱的家长。

  蒋非买了女儿看中的那个,把线缠在她的手腕上,叮嘱道:“别松开了,不然气球就飞天上去了。”

  经过卖发饰的小摊,蒋非忍不住挑了几根花里胡哨的发绳。

  自从有了女儿,他对这些就没有抵抗力,看到漂亮的衣服、发饰,都想买回来,天天把星星打扮得漂漂亮亮的。

  “走,我们去打豆腐脑。”

  蒋非带着星星从摊位的缝隙里穿过,走进路边的一家小店。

  这是一家老店了,店里的豆腐脑一绝,不管什么时候过来买,都得排队。

  豆腐脑装在大瓦缸里,老板娘一手拿碗一手拿勺,动作娴熟,舀上一大勺,再添上一小勺,便是一碗了。

  而随着她的勺起勺落,平平整整的豆腐脑出现了凹陷。

  看着她的动作,看的人总是很想提醒她:下一勺要从这边舀了,那边凹陷太多了。

  稍微有些强迫症的蒋非移开了视线。

  以前来打豆腐脑都是自己带碗的,现在倒是少有人会带了,都用店里打包用的一次性碗。

  轮到蒋非,他打了两碗豆腐脑,一碗是四婶的,一碗是自家的。

  回去加点白糖,搅拌一下,吃起来又香又甜,滑嫩嫩的,特别爽口,可以馋哭隔壁的小孩。

  豆腐脑右边是一家盐焗店—芳姐盐焗,也是一家老店了,卖盐焗鸡、盐焗鸡爪、盐焗鸡翅和盐焗鸡肾。

  盐焗鸡是他们这里的传统美食,这一溜过去,有七八家熟食店铺在卖盐焗的食品。

  不过,隔壁那家是顾客最多的,老板是一对中年夫妻,手艺很不错。

  蒋非过去买了一只盐焗鸡,扫码付了账,转身看到一个腿脚不太利索的女人朝店里走来。

  星星好奇地盯着她的腿看,目不转睛,蒋非拉了拉她的手,低声说道:“别人的腿脚不好,不要一直盯着看,不礼貌。”

  星星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那个腿脚不太利索的女人叫严红,是盐焗店老板的女儿,跟蒋非一样大,初中的时候在同一所中学读书。

  听说她学习成绩本来不错的,但因为腿脚的问题,在学校经常被人嘲笑,读完初一就不肯去上学了,一直在店里帮忙。

  “走吧,星星。”蒋非拉着女儿继续往前走去。

  前面的超市门口,有一个中年妇女推着脚踏三轮车在卖仙人粄。

  “星星,前面有卖仙人粄的,你还没有吃过呢,带你吃一碗去。”蒋非一边说一边拉着女儿走了过去。

  “老板,要三碗仙人粄,其中一碗打包。”蒋非说道。

  “行咧,马上。”

  星星好奇地看着装在盆里的仙人粄,黑色的凝胶状,看起来很像果冻。

  老板熟练地拿碗、切粄、加冰、加蜂蜜、加香蕉露,然后调匀,仙人粄就调制出来了。

  买仙人粄的人很多,蒋非端了仙人粄,拉着女儿到一旁的树阴下喝。

  蒋非舀了一勺吃下,滑溜滑溜的、凉爽、带有“仙人草”特有的香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