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减轻百姓负担-第2/2页





    更有甚者,一些人烟稀少的地方,平均一百户就要摊派二百名差役,一家出两名男丁,这日子还怎么过?

    庆历年间,范仲淹和富弼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并县废邑、精简衙门机构的想法,从而减少衙署对于差役的需求数量,与此同时,对于那些正在各级衙署服务的差役,如果想回家务农,择听其自便。

    除此外赵昕还要推行的就是“覃恩信”。“覃(qin)”是延伸,推广的意思。简而言之就是朝廷的惠民措施下达后,要确保落到实处。

    以前一道诏令下去,落到地方官员哪那里,往往就成了放空炮,光听见雷声滚滚,却不见一丁点雨滴落下。

    百姓享受不到朝廷的恩惠,官府乃至朝廷的威望就会受损,赵昕打算在每一路派遣监察使两名,并且驻扎锦衣卫。

    当然这都是明年上的,无论是监察院的监察使还是锦衣卫,都难保不会**,所以除了轮调之外,锦绣卫的监视也尤其重要。

    赵昕看了一眼百官又说道:“朕登基以来,每次看众卿家上的劄子,都很是头疼,因为动辄几百字,上则几千字,大部分都是无关紧要的咬文嚼字和歌功颂德,而谈事情的只有区区百来字而已,朝廷大臣写得不易,朕看得也很是烦闷,所以从今往后,凡是上奏的劄子,务必做到,简明扼要、裁繁去冗,避免长篇累牍,不明所以!”

    赵昕实在是受够了那晦涩难懂的文言文。

    “还有,朕认为不论是文章还是奏折,都应学会断句,至于怎么断,朕先前已经同翰林院的学士们商讨过了!众卿散朝之后去翰林院一问便知。”

    赵昕打算推行标点符号,用来断句。

    礼部尚书富弼出言道:“官家!臣认为没有必要!大家都是读书人,一看就明了!”

    “来人!把朕准备的条幅打开!”

    赵昕见富弼这么说,便对一旁的内侍吩咐道。

    两名内侍将一条横幅打开,只见上面写着11个大字: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众卿都是饱学之士,不妨来看看这句话怎么读?”

    赵昕笑道。

    “这有何难,当然是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

    富弼出言道。

    庞籍出言道:“官家,老臣认为应该是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

    赵昕看了几位出言回答的朝臣,方才笑道:“就这简简单单的11个字,却有九种解释,由此可见,断句的重要性!”

    “官家睿智,臣等五体投地!”

    底下的大臣们纷纷拜道。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