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3
“可是这怎么解释现场没有任何犯罪嫌疑人没有在现场留下脚印的问题?”
“或许……凶手和被害人同乘一辆电瓶车?他们认识?熟人作案?”
“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张队说,“不过,可以通过车辙压痕深浅分析当时电瓶车的载重。”
杨科维手中拿着相机,一顿咔嚓之后走过来,一边检查着相机里的照片一边问。
技术人员已经在测量压痕深度,将尸体和土壤样本带回去做分析,以确定死者身份,鉴定死亡时间。发现尸体的地方画了一个白圈,现场的人少了一半。刑警们忙活了一整天,天气阴沉沉的,似乎是要下雨了,气象台预报元旦前后将会降温,届时还会伴有降水。
天色渐晚,他们心里十分焦急,如果不能发现什么痕迹的话,雨一旦下起来就会把证据冲刷得干干净净。
为了尽量找到犯罪嫌疑人可能通过的路径,他们对案发现场进行了地毯式搜索,也没发现有价值的证据。
天色越发阴沉了,甚至开始飘起了细碎的雨丝。不远处传来带挂车尖利的鸣笛声,车主们在大声说话。杨科维下意识地说了一句:“这里离国道不远啊,鸣笛声都听得清清楚楚。”
陈豫周紧缩的眉头忽然一下子舒展开来,似乎从这句偶然的话找到了侦查方向。白一新正好从隧道出来。他把手电筒递给杨科维,又把身上带的其他东西一股脑地扔给他,说:“你们等我一下。”说着就头也不回地跑下山。
杨科维和白一新一脸懵,呆在原地。
八分钟后电话铃响起,是陈豫周,要他们从挂断电话的这一刻起开始计时,十二分钟四十秒后,陈豫周气喘吁吁地爬上来。
白一新不明所以,杨科维却若有所思。
“陈豫周的意思是说,嫌疑人可能是从下面的国道跑上来的,并不必然是提前埋伏,当然也存在这条路是凶手撤退路线的可能。虽然道路弯弯曲曲,可是如果行人走直线跑步上来的话,其实只有三千多米,我过来的过程中还发现一处四米高的断崖,不太高,下面又是松软的草地,正常成年男性完全可以跳下去。”
白一新一听,立即原路返回,跳到断崖下。断崖下被密密麻麻的草盖住了,即使有脚印也看不见。
“如果这里就是嫌疑人的路线的话,能够肯定的是,嫌疑人体重不会很大,不然会在草地上砸出一个坑。”陈豫周仔细搜寻了一番说。
“刚买的新衣服啊,就这么脏了,我妈回去又要骂我了。”白一新今天恰巧穿了一件白色的衣服,在下过雨的草地上蹭了好多绿色的汁液和褐色的泥土。
雨越下越大,视线有些模糊,三人只好上车先回局里。周士才已经被放走了,经过一番询问,周士才始终说他只是道听途说,并且保证以后再也不会在朋友圈胡乱发消息了。警方查看了周士才的手机,与他所说的基本吻合,将他训诫一顿之后,又勒令他把这消息删除后放他走了。
陈豫周一直在警局磨磨蹭蹭,等到所有人都走了才下班,把车开出停车场的时候已经晚上九点多了。他把车窗开到一半,道路上车流稀少,却还是行驶的十分缓慢,恨不得这条路长一点,再长一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