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舆论的口舌



    “这位大哥,打扰了。请问你这是要去哪儿?”

    行者驻足,转首答道:“终南山的孙神医在城南药坊坐堂问诊,据说一千名之前可免费领到一份药膳,凡是在场之人皆能免费获得药膳的烹饪之法。”

    “竟有这等好事!”

    两人的谈话顿时引起了行人的注意,纷纷停下脚步侧首议论。关于类似的场景,在今日的长安城中不断上演。不到半天时间,城南药坊已是人山人海。

    鬼神医看到眼前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场面,小声嘀咕道:“也不知殿下花钱雇了多少个托儿,竟来了这么多人。”

    一旁的王大海低声笑道:“鬼先生,您这话说的可不对。以孙神医的名望,殿下不过稍做宣传,自然会有很多人慕名而来。”

    “可是……这么多人。”鬼神医瞥了一眼王大海,小声问道:“殿下真打算将这些药膳食谱就这样散播出去?”

    “先生昨日不是还说,此乃传世之善举,今日为何这般问?”

    鬼神医摇了摇头,轻叹一声。看着这些免费发放出去的食谱,仿佛看到了大把大把的银子往外撒,顿时一脸肉痛。

    夜雪初霁,树梢落雪风吹乱,寒气凝霜冷彻骨,檐上冰凌坠。

    如此恶劣的天气,城南药坊民众的热情却未消减半分。随着孙思邈在此坐堂问诊的消息传遍整个长安城,可以预料到,在接下来的数日内,这里将会成为一场巨大风暴的中心。

    有孙思邈、王大海、以及鬼神医等人在此坐镇,唐笑并没有过多关注。此刻,他已乘着马车向云澜阁名下的印刷坊而去,陪他一同前往的是云澜阁的管事刘树义。

    马车上,唐笑阴着脸看着刘树义,沉默不语。他已知道云澜阁账上的银子是被他的那位皇叔派人拉走,无奈之余,心中也对眼前这位刘管事深感不满。

    马车一路颠簸,刘树义的心也随着马车的晃动忐忑不安。

    “殿下,此事乃陛下特意吩咐,并非在下有意隐瞒。”

    唐笑有些不耐烦地摆了摆手,冷声道:“本王若是不问,刘管事还打算将本王瞒到何时!”

    “殿下,我……”

    唐笑抬手止言,语气平和了许多:“本王知道你也很为难,但至少你得让本王早些知道。咱们初次见面之时,本王就告诉过你,本王向来不是吝啬阴险之人。本王毫无顾忌的让你继续打理云澜阁,你就是这样回报本王对你的信任吗?”

    闻言,刘树义心中满是郁闷和委屈,他真想告诉眼前的安乐王,在云澜阁中,自己充其量也只是个管账的……

    他暗叹一声,从袖中取出一封密函交给唐笑:“殿下,此乃陛下密旨。”

    唐笑拆开信封观之,信中说明了那五十万两银子是暗中补充的军饷,对他一通安慰。信末特意提到了让他抽空去见一见刘树义的父亲刘肇仁,字里行间透露着对这位老人的重视。

    将信收好,唐笑抬头问道:“刘管事,刘老大人身体可健朗?”

    “回禀殿下,家父身体还算硬朗。”

    “不知老大人这两日可有空暇,本王欲前去拜访。”

    闻言,刘树义赶忙表示随时都可以。

    马车在印刷坊门前缓缓停下,坊内的工人们进进出出,显得十分忙碌。再过几日便到了月底,每月的朔日乃月报发行的时间。

    报纸已在大夏出现了三百年,唐笑自然清楚这也是唐氏那位穿越的先祖所遗留下来的产物。不过,即使经历了三百年,报纸却依旧还是停留在旬报和月报的模式上,并没有太大的发展。究其原因,乃印刷工艺的繁杂和落后所致。

    唐笑这些年一直在努力改进印刷方法,但效果颇微。活字印刷术无论如何改进,依旧无法达到报纸每日排版发行的效率。

    想到前世那些穿越类小说之中,动不动就创办日报的主角们,唐笑总会不禁哑然失笑。

    作为一个有前人种树的穿二代,想要发展日报模式都难如登天,那些穿一代们难道是带着先进的印刷设备一起穿越吗?

    在这个时空已经生活了十余年的唐笑早已深刻地感受到,即使脑中存储着无数先进的技术,即使拥有尊贵的身份和丰厚的财富,在眼前如此落后的环境下想要一步一步实现,真的比登天还要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