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大夏朝唯一的女侯爵



    看到唐笑的反应,唐煜并不感到意外。他可是一国之君,判断事情自然不能只听一个人的片面之词。该调查的事情,自然全得调查清楚。

    “难不成是景武侯诬陷你!你若没错,他会这么说?”

    “皇叔,这分明就是诬陷!侄儿在进宫之前还听说那杨巍此刻正在乐坊之中,若他真的只剩下一口气,怎能活蹦乱跳的到处跑?再说了,那杨玄感可是天生反骨,您是不知道,大隋……”

    唐笑一激动差点说漏了嘴,赶忙闭口。然而,皇帝陛下可不是那么好糊弄的,更何况还听到了天生反骨这个刺耳的词汇。

    “你又听说了什么,什么大隋?”

    “大隋……”唐笑转着眼珠子,心里一阵着急。抬头看到一个花瓶,开口便道:“侄儿听说,杨玄感打碎了御赐的花瓶!”

    “胡闹!”唐煜骂了一句,却放下了心中的疑惑:“不过打碎了一个花瓶,你就说景武侯天生反骨。臭小子,这种话以后休要再说出口!”

    唐笑暗暗松了一口气,赶忙应道:“谨遵皇叔教诲,侄儿明白了。”

    唐煜点点头,神色缓和了些,说道:“云雁楼之事,朕早已查清楚了,确实不是你一人的错。景武侯好面子,自家的孙儿被你这臭小子气了个半死,搞得整个长安城都知道景武侯府有一个阳不举,景武侯没提刀杀到你府上那是给朕面子。这样吧,过两天你去景武侯府认个错,这事就算过去了。”

    “无忧遵旨。”

    见唐笑挺不服气,唐煜也没和他计较,毕竟这只是一件小事。长安城中这些贵胄公子们,哪一个不是整天惹事。

    “无忧,你得改改你这性子,别整天惹事。若非你大哥在景武侯面前替你说好话,那个死要面子的倔老头,哪能这么轻易只让你去道歉便了事?”

    唐肃没告自己黑状,还帮着自己说好话?

    这……没搞错吧?

    知道了这样的结果,唐笑一脸懵逼。

    “皇叔,大哥就没提别的事情?”

    “你放心吧,前几日之事你大哥早已不和你计较了,前两天他还找朕主动承认了错误。你们兄弟之间虽有误会,但毕竟是兄弟。你们生在皇家,兄弟姊妹之间本就不如普通人家那么亲近。连普通人家都懂得家和万事兴的道理,你们这些唐氏子孙更应该懂得。”

    唐煜显然误会了唐笑的意思,之前唐肃的主动认错,让这位皇帝陛下近两日的心情很好,不禁多说了几句。

    既然唐肃没有借田庄之事再告黑状,唐笑自然更不会提。毕竟唐肃才是眼前这位皇帝陛下的亲儿子,而他只是个侄子而已。抱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态度,叔侄二人竟很和谐的多聊了几句,气氛颇为融洽。

    “无忧,朕今日急诏你入宫,是因为一位故人。”

    听唐煜说完,唐笑这才知道了原因。

    简单的说,就是大夏朝唯一的女侯爵镇北侯武珝快到长安城了。

    燕北武氏,满门忠烈。

    三年前,突厥举兵十万突袭燕北城,镇北将军武士彟誓死抵御。无奈,突厥有备而来,镇北军因驰援辽东战场,军中将士被抽掉大半,只剩下两万余人。为保燕北城门不失,镇远将军率部五千人出城与敌军周旋。

    五日之后,夜。将军于雁归山偷袭焚毁敌军粮草,五千将士皆战死。

    十二日之后,燕北城门告急。两位少将军率部三千五百余人,由左右两翼突袭,杀退敌军万余。

    无奈,突厥大军围城,回城无望的将士们只能血染雁北城外。至此,武氏一族男丁尽亡。

    雁北城中只剩六千残军守城,守城之将竟是武氏幼女,年仅十二岁的武珝。

    说起这武珝,可谓是天纵奇才,只可惜生了个女儿身。她四岁习武,七岁熟读兵书,十岁通读经史,十二岁武力值已超过了两位哥哥。从小生性活泼的她,可以说是雁北城的小霸王,打遍同龄无敌手。

    她亲眼见证了父亲和两位哥哥为保全城百姓免遭屠戮出城死战,也亲身经历了战争的残酷,看到了身边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倒在血泊中。仇恨的种子在心中生根发芽,即使等到了援军飞至,她依旧亲率六千残部征战草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