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金玉与泥石的身价问题 第四节
在满天深蓝色的夜空中,只见一面明镜似的小月亮,高高,且清清朗朗地当空照着。溶溶月色,及漫漫无际地光照,使夜空下一泓浩浩淼淼的水面,泛起粼粼的波光,并静静地向前伸展而去,一直纵深到前方青黑色的空间里,最终,被浓浓的青黑色遮盖得不见其形影。而在这广阔水面的左岸边,长长而又宽旷的一片的芦苇,随着滩涂的延伸,也跟着一起渐渐地消失在前方的青黑色的空间里了。只是,在较近处的月光下,衬着一抹的深蓝色,依稀还可见芦杆上的芦穗及其花絮,于风吹中,影影绰绰地不停地在轻轻摇拽着。
从潋滟的水面上看去,于远处的弯道外的滩头边,因月光的照映,在隐隐约约的一片芦苇前,还可见到,有个,船头旁直插着船篙的小蓬船的墨影,而船舱里,正闪亮出豆点的灯火。
忽然,一只野鸭的黑影,从芦苇的深丛里扑啦扑啦振翅奋飞而起,且嘎嘎嘎地轻声却是惊恐的鸣叫着。接着传来几下的划水声,一叶扁舟跟着从芦苇丛的一侧蹿出,随之,扁舟,离芦苇丛渐行渐远,慢慢地向水面的中央随波逐流而去,而后,徐徐又缓缓地荡漾起来。
面对灏灏茫茫的水天一色,身感清清爽爽之阵风习习,高原不禁,纵情抒发出深心的怀感:
“啊——,这里,天高云轻,水淼风清,一望无垠,叫我的心也觉得宽广,清凉得多了吔。”
“在这里,你是否也找到了‘心事浩茫连广宇’的感触了?”将身轻依在舟壁的何雨莲,看着高原,微笑地娓娓而语,清风,吹拂起她一身浅苹果绿色的衣裙,及越过肩头直披到胸前的长髪。
高原没有去接何雨莲的问话,对她再倾诉内心久有的复杂情感,而是放眼撒向,明月的清辉与潺湲的漫流相衬印的,一片浸月的水光之间。在这里,高原又见到了儿时,叔叔常带领他到远房的农家亲戚家来玩,有一晚,也是坐这样的一条小船,来此水上一游,于是,心上,就镌刻下了几乎与现在一样的,极其清心而又难忘的印象。
今晚,高原带着雨莲来到这个水乡之地,还借了这么一条小船于此划浆,是为了了却,再实现这风清夜悠景象的美好夙愿。同时,自在《紫竹园》里,由霁莲“宣布”两人正式进入恋爱景况之后,才第一次,正式以思的相见,爱的相约来到这里,这是高原早就精心安排好了的,心想,这样就可生发并留下,令人更醉心,及其极深刻的记忆。
“小高,那天,在<紫竹园>里,你引用臧克家的诗,表达,‘有的人,情愿做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听你发出这样的心声,我心里其实是难受极了!因为我懂得你内在的压抑和苦处。有许多事,爸爸都告诉我了,我和你们是一样的焦虑,难过和苦闷,还有愤怒。你不知道,我对你,对爸爸的志向和处境,感到是同呼吸,共命运的。我总是在为你们的高兴而高兴,为你们的唏嘘而唏嘘。这些事,你和爸爸都是不知道的,你们都是不知道的,你们是不知道在我心里的……。”
何雨莲低沉着头,双手搓揉着自己的长髪,说至此停顿住了,许是要平静一下心绪。而高原,也没因何雨莲如此地动情,竟激动不已或情不自禁起来,他虽仍在一下一下的轻轻划着桨,却如是蜻蜓点水,只是久久且默默地不发一语。
“雨莲,”忽然,高原停住划桨,抬起头,看着何雨莲轻声却是愤懑地问:
“在医院的病床上你还在刻苦努力写的心血之作,那篇论文,已经发表了是吗?是仍以你们院长的名字列在你名字前面发表的?”
“唔,唔。是的,是的。而且五万元的杰出论文奖也是他‘名正言顺’地拿去的。”何雨莲也抬起头,紧看着高原,眼里,是以充满着苦涩与无奈的神情作答。
“这不分明是欺世盗名么?!这不更是就在无耻抢劫吗?!为了钱,地位和名誉,他竟然可以连院长的人格和尊严都不顾了?!他还是党的干部么!”高原依然轻声,但更是愤懑地责问。
“文章在一家著名专刊上发表后,引起好些专家,学者的注意,还有家,名冠世界建筑领域的美国杂志要求转载。后来,为这篇论文还开了好几次的专家研讨会呢。”何雨莲仍紧看着高原,说着自己的经历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