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月光下的并蒂莲 第二节
真是意想不到的事啊!满以为是生儿子的何以然夫妇,从产院抱回家的,竟然是一对双胞胎女婴吔!
在家里,何以然与丁家茵常常一起捧着娇嫩、清秀、又可爱的两个女儿,眼望着她们,满心的欢喜是,流出心间上眉间,落到胸怀即汇成了情怀。做了爷爷的何哲鸣,也是放下这个,抱起那个,或者紧紧拥着两个孙女,是久久不愿放下手,看着,乐着,总有无尽的疼爱在心上,满腔的柔情于胸中。
“哎——呀呀呀呀!要是你们的奶奶在,真不知道,还要高兴成什么样子了哦!”对着两个孙女,总倾泻阵阵爱抚之情的爷爷,这话是说出了深心的真情和遗憾。这一丝的遗憾感,也掠过何以然与丁家茵的心头。但看到一对女儿用力挥手,蹬腿的情景,以及喊出十分响亮的呀呀声,三人又忘情的一起放声大笑起来,一家人的喜悦,就这样时时地充满在家里的空间中。
在有一天的晚饭后,乘两个孙女熟睡,家茵坐靠在床头,儿子做完事也坐在床沿边与家茵闲话时,何哲鸣站在书房门口轻声叫着何以然,要他到自己的书房兼画室里来。
何以然应答着,爸,什么事啊?同时走出房门,与父亲一起进入了书房。没过一会,他手握着画轴回到自己房里,然后把画挂在挂历的挂钩上,再双手轻托着画轴,让画慢慢地垂下。挂好画,何以然再去叫来父亲。
何哲鸣进入儿子的房间,坐在何以然拖过来的椅子上,三人便一起围视着垂挂在面前的这幅画——《月光下的并蒂莲》。
“家茵,以然,我很想跟你们谈一谈这幅画,”何哲鸣说着向儿子,儿媳扫视一眼后接着说道:“坦率地讲,我在不久前曾做过一件很不光彩的事,这使我后来是极其极其的后悔……。”
听父亲如此讲来,何以然与家茵先是心头感到突然和震惊,两人暗暗对视一下,而后,自是全神贯注地听其所言。何以然随意一瞥,看到桌上不知何时放着的烟盒,就起身拿过烟盒,抽出半支已露于烟盒外的烟卷,再示意父亲接烟,却被何哲鸣摇手拒接了。
“你们也知道,爸爸的画在社会上,在绘画艺术领域里是有一定声誉的,但却还没有达到艺术大家的地位。”说话间,只见何哲鸣还摇了摇头,显出一付,愧疚,由感而起,不安,因羞则生的神情来,“为了迅速实现艺术大家的名位,我啊,也投入到了市场炒作的交易中去。所谓的市场炒作,是拍卖行与艺术家还有交易商等等的人,共同合作,制造声势,渲染气氛,抬高名位,虚升价值,各取实利。嗨哎……”言语至此,何哲鸣又叹了一口气,歪着头沉默了,接着又现出一付存在于深切感慨的姿态中。
熟睡的女儿突然发出一、二声轻微而短促的哭叫,丁家茵赶紧轻轻的拍打二下,使女儿能迅速安稳下来。何以然则起身,泡了杯茶,放在靠近父亲身边的桌子上。
“在这幅画之前,”继续说时,何哲鸣伸出食指指向挂在面前的画:“我还画过一幅题名为〈秋色赋〉的画。画好画之后,我向,托人介绍给我的一位,人称‘红包评论’家的付了五千元,请他务必在〈画苑〉杂志上一定为我这幅〈秋色赋〉图发表几篇‘反响强烈,好评如潮’的评论。”
“五千元?好像要价太高了吧!就这么吹鼓一下要五千元?!”何以然有点忿忿不平地插话说道。
“倒不是他要价高,是我自己给的。因为,这方面从来就有个潜规则——钱给到什么地步,评论也就好到什么程度,水涨船高么。至于要讲实事求是,也是实事求是于钱,不在于思想艺术的本身。这在人家是不吭一声的,而完全是要自己懂行地看着办的。接着我又付给组织展览的,也是五千元,还算是圈内人的价钱喔。终于,后来又进入了拍卖环节,当然也是要付钱的。由于,前面有过有声势的评论,和高规格的展览产生的影响,〈秋色赋〉拍卖的价格确实很高。但为了形成是艺术大家的效应,最后买下〈秋色赋〉图的,其实是受我和拍卖行共同委托的人。开始时,轮番哄抬拍卖价,也是与拍卖行一起做的,像按剧本演戏那样的默契配合,当然,待到把名位真炒上去了,确实准备拍卖出去了,就要谈好怎么个利益共享的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