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让大明的日月照耀天下-第2/3页





    朱元璋和朱标听见这话,全都懵了。

    在召见方修之前。

    他俩就讨论过,方修到底为何如此关注海禁。

    朱标给出的看法是鸡精。

    朱元璋却不认同,在他看来,方修不是在乎银子的人,鸡精能不能生产,对他而言,并不重要。

    所以,他想的是海外必定有什么东西,吸引了方修。

    或许是倭岛上的银山。

    或许是其他什么东西......

    但他无论如何都没想到。

    方修给出的答案,竟然如此离谱。

    地域辽阔,不弱于中原的土地。

    茹毛饮血的土著。

    十几倍产量的粮食。

    麒麟一般的神兽。

    以及遍地的黄金。

    就算是话本都不敢这么写。

    方修这小子竟然说得信誓旦旦,仿佛世上真的存在这么一个地方。

    这也就罢了。

    他还给出了具体的距离。

    三万里!

    三万里是什么概念。

    从应天府到暹罗国,也不过只是六千里!

    换句话说。

    从应天府到东盛州,抵得上到暹罗国来回两趟半!

    别说中间都是海,就算是陆地,走过去都要多久?

    方修这小子还真敢想!

    不但敢想,还敢说!

    “咳咳......”

    好一会。

    朱元璋回过神来,看着方修,道:“你找海商就是为了这事?”

    方修点头道:“陛下面前,臣不敢妄言。”

    朱元璋又问:“你不想让咱在山东、江浙、福建施行海禁,也是为了这事?”

    听见这话,方修面露犹豫之色,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主要他也摸不清楚,朱元璋到底怎么想的。

    毕竟这海禁也不是一蹴而就,中间经历了数次变更。

    没记错的话,真正的彻底海禁,是在洪武二十七年左右。

    如今是洪武十三年,中间还差了十来年。

    谁知道,这个时候的朱元璋对海外贸易是个什么态度。

    朱元璋看见方修的表情,立刻明白他的想法,摆摆手道:

    “不过是海禁罢了,这禁不禁,还不是咱的一句话,你大胆说,说错了,咱就当你不懂事,说对了呢,咱也采纳。”

    要是能劝朱元璋放弃海禁的想法,说不定能改变整个大明王朝的走向!

    反正已经死过一次,也不怕了!

    方修心一横,开口道:“臣反对海禁,不仅是东盛州的存在,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说来听听。”

    “臣以为,海外商贸,在未来将会给我大明带来巨大的好处,一是能与海外诸国进行交流,学习他们的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二是回归商贸本身,能给朝廷带来大量的银子,陛下想要推行新政,这银子是不可获取的,咱大明的银子少,用丝绸、陶瓷,就能从海外诸国换取大量的银子,何乐而不为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