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第 103 章-第5/7页
他犹豫着准备的资料要不要拿上去,实际上他更多准备的是38年到78年的资料,他压根就没想到黄莹莹会选这一段,毕竟对于小姑娘来说,明显改革开放之后更好讲。
改革开放之后的,他自认为信手拈来,不需要准备。然而对着黄莹莹这样的板书,谁特么有能力做到这样的信手拈来?不是开玩笑吗?好吧!人家做到了。他只能临时抱佛脚列了大纲。
不说他讲得如何,他就是拿了纸上去就已经是必输无疑了,要是不拿?那可能会讲得不够顺畅,现在就像是国际运动赛场,明知道自己已经输掉的前提下,完整地完成比赛吧!
蔡建拿着稿子上了讲台。
【哈哈哈,他真拿稿子上台了?】
【看内容,他的粉丝说了要看内容,等待他挽尊。】
【大家不要这样,小老虎说了,我们未必有很高深的素养,但是我们有修养,给他加油呀!】
【加油哦!看好你哦!】
【等你甩开小老虎十八条街哦!】
台上的蔡建:“众所周知,1978年的……”
蔡建在讲述的时候,时不时地看黄莹莹的板书,他不明白怎么会有人能把这些记得这么清楚,就算是有资料她背下来,这得多难啊?
蔡建讲到八十年代私有经济发展,是属于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他明明记得清清楚楚,为什么这时候卡壳了?他急得头上冒汗。
姜逊志坐在位子上,看着蔡建提醒:“你刚才说了,1980是看一看,放一放,1984咱们的领导人是这么说的,‘不要怕,(开放)得益处的是国家,是人民,不会是资本主义……’”
【哈哈哈,拿着稿子还讲不顺畅,还要小姜提醒。】
被姜逊志这么一提醒,蔡建顺了起来:“因为这件事,1988年国家承认了私营经济为补充的……”
听他讲到:“九十年代纺织行业改革,用一刀切的方式,导致了后来的……”
“当时并没有一刀切。”姜逊志打断了蔡建的话,转头跟黄莹莹说,“这一段他有重大的误解,你给他说一说当时的背景,我之前看资料也发现了很多资料就简单粗暴地定义,没有分析出核心来。”
“确实。”黄莹莹回了姜逊志之后,跟蔡建说:“既然你提到了纺织行业改革,我在这一块研究得算是非常深了,我来给你说一说,当时的情况和为什么要采取那样激烈的措施。你也说了从78年开始决定开放,但是到80年代末为了能平稳过度经济上实行了双轨制,分成计划内和计划外,而九十年代初期,在看到苏联86年之后的溃败之后,我们国家决定长痛不如短痛,一次性闯关,在这样的情况下,本来就积弊重重,又非常庞大,落后的纺织行业就遇到了问题,其实那时候用了很多办法……”
当年她是作为行业内专家进京商讨整个行业变局,引申到后面就是国企改革困局。
黄莹莹说完,看蔡建:“我说的,你明白了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